柳艳琼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属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项目种类繁杂、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建设施工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等要求的前提下,要充分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科学高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前言:在水利施工中,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但是因为水利施工的周期很长,加上技术难度大,涉及工作内容繁多,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在水利施工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虽然近年来水利施工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开始出现一定的更新,但安全事故仍未得到有效遏止。为了最大程度避免事故发生,需要从源头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强化现场施工管理,从而让水利施工处于更加安全的状态,为工作人员营造出更加安全以及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企业和工作人员出现危险和损失。
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一)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人员的素质过低
现阶段参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而人员素质对工程安全、进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水利施工的实际开展中,除了部分对专业有较高要求的作业,其余多数作业内容的施工均由农民工进行,但很多农民工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培训,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并未达到相关的要求,安全知识也较为匮乏,尽管在工人进场时项目部均会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但由于时间及培训资源受限,三级安全教育经常流于形式未严格落实到位,加上一些侥幸心理,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由于应急响应不及时,应急救援知识不足,导致了在紧急的情况下无法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2.施工作业安全设施不齐全
水利施工中存在各式各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工程作业,同时由于不同的水文、地质与周边环境因素影响,情况十分复杂多变,一旦没有齐全的设备设施作为辅助,就会造成安全隐患。比如水利施工中,危险作业区域没有设置警示牌,基坑洞口临边没有设置防护栏杆或防坠措施,安全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围堰工程未设置位移监测装置等,这些安全设施设备的缺乏往往是由于施工单位对于安全防护的不重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3.设备质量不达标
现阶段科技迅速发展,水利施工也开始实现了机械自动化,在这种模式下,施工设备本身不仅仅关系到施工质量,对现场安全也有诸多影响。设备的质量若是没有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在施工中一旦出现故障,对现场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威胁。比如水利泵闸工程类施工中,塔式起重机是非常关键的机械,若是起重机中吊钩、钢丝绳及安全限位等装置老旧破损,起吊重物的时候一旦出现坠落,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水利工程中,中小型设备,如钢筋木工加工机械,电焊机等使用频繁,此类设备施工单位常疏于管理,未对其进行进场验收及日常的检查、保养、维修,造成设备安全装置缺失,就会对正常施工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4.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技术问题在水利施工中是涉及面比较广泛的,影响的因素也是非常多的。在对水利施工中的各类技术方案进行对比选择的时候,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比如水利施工的场地障碍物情况、地质水文情况及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目标要求等,一旦在水利施工中选择的技术不符合实际需求,容易造成一定的事故。如在邻近建筑物采用锤击桩等震动大的设备施工,导致周边建筑物出现变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观念方面
在水利施工中很多的企业只关注进度以及质量,往往忽视安全管理,导致很多安全管控措施流于形式。在水利施工中对安全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比如安全防护用具的穿戴不合理,临边洞口栏杆安装不到位或不规范。
2.违章作业
在水利施工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经常有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凭借所谓的经验进行现场的作业与管理,麻痹大意,不遵守操作规章制度与纪律要求,违规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3.设备管理不足
在施工中,一直疏于对设备的管理。很多设备缺少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进行日常性的检修,未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导致了设备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另外很多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不到位,设备操作随意,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4.隐患排查不到位
隐患排查作为安全管理最为重要的预防性措施,一旦出现疏漏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未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排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闭合或者未按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开展节假日、季节性的专项检查,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安全隐患的潜伏,导致安全事故更容易发生。
5.危险作业管理
水利施工中存在大量危险作业,现场的临时用电、消防安全、防汛应急等,对危险作业及危险源的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临时用电中电线私拉乱接,用电设备及电线未进行接地,非电工进行配电操作等,都容易造成漏电触电事故。对于危险源与危险作业的的辨识、评估、控制任一环节做的不到位,都会使危险源与危险作业演变成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加强施工安全意识
企业与项目部需定期对现场各级人员分专业、分类别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必要时邀请有资质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并定期对作业人员展开考查,提升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储备。在水利施工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施工与作业人员一定要掌握必需的安全知识,同时要明白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道理。
(二)强化施工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治理必须落到实处,各级管理人员要全面落实“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必须肩负起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专职安全督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导则等规范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对于检查出的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明确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与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及时检查验收,闭合隐患。
(三)权责统一
在水利施工中要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分岗位分层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与奖惩、职位晋级、业绩考核相挂钩,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然后采取相关的惩罚措施,强化全员安全意识。
(四)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在现场,要禁止非专业人员进行一些专业操作,比如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安装以及线路维修工作,避免进行深夜作业,若是一定有必要的话,要做好现场的照明工作,加强对现场的巡视和监督;另外是为施工人员做好各类准备工作,这样避免施工人员处于瞌睡以及疲劳的状态下,让各类的事故得到遏制。在施工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保证不留下任何隐患,方能离场。各类施工材料要存放整齐不影响施工,垃圾杂物要及时清理,要成立消防部门,一旦出现火灾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五)强化机械安全管理
对现场设备展开严格的管控。水利施工要迎合时代的趋势,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实现水利施工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结合BIM技术、智慧工地开展设备与现场管理,提升设备机械的安全性。同时现场要做好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机械存在的安全问题,让设备处于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操作人员可以对设备进行规范化操作,避免出现问题。
(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纲要,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合理性、有效性的制度,完善管理工作流程,明确管理工作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全面覆盖工程施工各项内容,职责划分清晰,奖惩措施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严格落实到位,有专人监督,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结论:
总之,在水利施工中,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如今在水利施工中一些安全问题时常出现,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排查,避免给水利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促进水利施工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博.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预应力锚索土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