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艳秋
如皋市如城光华幼儿园
摘要:游戏表演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使幼儿能在游戏过程中相互合作,加强交流,逐渐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使幼儿敢于互相交流,学会有条理的表达,打消幼儿对语言表达的恐惧。要想获得进一步成效,必须通过多元取向设计表演蓝本,注重材料结构的层次性和幼儿的差异性,进一步丰富幼儿队形表演经验,鼓励其合作。同时,教师要加强引导,开展综合性评价。
关键词:游戏表演;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游戏化教学是幼儿阶段十分常见的教学方式,开展表演游戏能使幼儿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切身体会不同角色,能带给幼儿十分丰富有趣的游戏体验。表演游戏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幼儿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还要通过语言进行合作交流。游戏过程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幼儿利用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大胆发言,可以有效改善幼儿不善交流、胆小怕出错的问题。表演游戏还能为语言交流提供适宜的氛围,使幼儿深度沉浸到游戏中,可与同伴共同合作,在游戏中充分释放天性,积极的情绪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表演游戏含有故事背景、多个角色、互动情节,能让幼儿在多种情境的互动中产生语言交流,逐渐强化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从而强化表达能力。
1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为进一步发展和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需要幼儿教师在表演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善于从表演游戏的组织者逐渐转变成幼儿表演游戏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有效提高幼儿表演能力的同时,又可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善于开展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游戏活动,不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幼儿园表达能力。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语言游戏《奇妙的动物园》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为幼儿选择丰富多彩的动物面具,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幼儿挑选所喜爱的面具。在选择完相应的面具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对动物的动作和叫声进行模仿,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选择动物面具的情况向幼儿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和喜欢这个动物的面具,让幼儿积极发言和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幼儿在表达和回答相应的问题时,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所理想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2多元取向,创设蓝本
游戏表演最基本的元素是蓝本,即中班幼儿可以依据的基本表演框架,在此基础上,游戏表演方可开展,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可有基本载体。蓝本的创设,需要立足实际,积极进行多元创设,用较为多样的形式,构造较为有趣的、符合中班幼儿认知特征的内容概况。具体可采用三种形式:一是幼儿自主编制的故事蓝本,这种故事蓝本由于幼儿参与的主体性,其兴趣点很容易被调动;二是教师依据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编制的故事蓝本。教师的经验将会对幼儿产生较大帮助;三是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中的故事。传统精髓,对于中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有着重要意义。
如,在教学中,我较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是鼓励中班幼儿走向生活,走向自然,通过对生活和自然的感知,形成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表演故事蓝本的编制。某日,一名中班幼儿来到班里说家里门前向日葵苗被偷吃了,这引起了诸多幼儿的兴趣,他们在热烈地讨论"是谁偷吃了向日葵苗",我趁机为幼儿提供了相关辅助资料,他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蜗牛偷吃了。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幼儿编制了名为《谁偷吃了向日葵苗》的故事,创设了故事蓝本,为后续教学打下了基础。
3图文并茂,吸引注意力
表演游戏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开展多样的表演形式和游戏内容,并采用多元化的表演方式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和氛围,从而提升幼儿敢说和喜欢说的能力。例如,幼儿在表演游戏《勤劳的小蜜蜂》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花丛中有一群可爱的小蜜蜂队形图,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充分观察多媒体中小蜜蜂的对形图形状。让学生之间合作阅读和认识对形图形状中的汉字发音并充分讨论蜜蜂位置变化的特点和方式。在观察完视频和进行汉字发音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当中的位置试着找一找和站一站自己的位置,随后,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演示个别"小蜜蜂"在队形中的飞行路线和位置变化情况以及视频中新出现的汉字和发音。让幼儿继续观察多媒体当中的视频,并试着根据队形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站位,充分阅读视频当中的汉字发音。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表演游戏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多媒体设备的带领下,更加感受到表演游戏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在提高幼儿表演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4采用多维的评价方式,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1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幼儿自选区域、自发表演之后,教师可以请个别区域的幼儿展示游戏,其他幼儿当小观众。展示结束后,小观众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小演员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优点,将小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小演员并说明理由。小演员因别人发现和认可自己的优点可以回赠礼物、表达心情。教师要适时引导幼儿描述别人优点的具体性和完整性。
4.2幼儿的自我评价
表演游戏结束后可以组织幼儿以图示记录形式在记录表上记下:自己参加的角色,创作场景的方法,对自己在表演中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满意程度,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自己的心情,等等。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或小伙伴之间展示自己的评价结果。
4.3教师的评价和引导
教师在幼儿的表演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根据观察举出实例鼓励幼儿的表现,表扬幼儿互相合作、坚持完成自己的角色表演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最后也可以请幼儿讨论:下一次表演应该注意什么?
结束语: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师对表演游戏内容选择策略和过程支持策略的理解、把握、运用,是一种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对幼儿进行心理诱导使其产生想表演、乐于表演心理状态的教学谋略,使幼儿通过表演游戏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体现出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的儿童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杨莲香.浅谈表演游戏如何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9):254.
[2]董瑾.表演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0):104-105.
[3]卢晓乐.巧借游戏表演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J].新课程·上旬,2017,(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