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华
泉州台商投资区杏山小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12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础进行完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深度教学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让学生回归本质的重要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探究数学学科的深度,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思维与学习能力等不同方面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教学;创新策略
一、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满足素质教育要求
将学生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作为基础,所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应着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与情感的参与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学习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化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与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相互结合,是学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质要求。首先,开展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更多知识内容,通过数学学习与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其次,学生在深度学习时还能够领悟数学思想,明白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作用,运用数学思维思考与解决相关问题。最后,通过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有着密切关联。
(二)凸显数学教学价值
所谓浅层学习,就是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记述一些简单的知识,并反复训练的方式所获得的新知识,属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记住相关知识内容,并没有真正理解与内化吸收所学习的知识。为满足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部分教师会采取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没有达到促进学生情感交流、思维能力发展、知识的意义构建等目标。在这样浅层的学习下,学生只是为了参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数学学科内涵的价值观,明确数学情感,但在思维层面上并没有真正感悟到数学情感,难以内化与践行数学学科的价值观。在这样浅层学习下,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局限。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发展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教学情境
在平日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获得相应的体验,是深度教学的前提基础。因此,学生不仅要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还应主动思考,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明确数学知识的本质。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构建促进思维发展的情境模式,学生愿主动投入其中,获取更多亲身体验。例如,统在学习与《扇形统计图》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应首先明确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绘制扇形统计图后,才能够在特定的场景当中实现手脑同步发展,明确不同数据在扇形统计图当中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二)构建思维发展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提问,从浅至深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将其贯穿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深度发问的过程中,应实现明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将一些浅显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带领学生深入思想相关知识内容,获取知识本质的领悟后,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学生在深度发展的启发后,可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提问与自我反省等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学习《圆柱与圆锥》等知识内容时,为保证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明确圆柱与圆锥两者之间的关联,教师为学生制定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采取启发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交流探究属于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核心。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数学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因此发生改变,甚至是一种表面的探究,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探究十分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需要组内成员相互学习,在分享的同时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组内成员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也能够明白团队的力量,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作为基础,主动完成相关任务,解决问题的同时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锻炼,树立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注重心理环境构建
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主动学习所产生的自主式反思,是深度学习的关键。所谓反思,就是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体验与探究等不同环节进行有效总结与审视。通常情况下,学生可通过深度反思,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习方向,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深度反思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学科的一种认知意识与能力,推动数学深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逐渐成为思维发展的显著特征。例如,在学习与《比》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应首先了解比的基本意义与性质,为实现深度学习还应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反思,明确所学习的知识在后期的学习活动中的意义,增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联,核心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内在关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改革与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深度教学理应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实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深化。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通过深度体验实现头脑并用,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所学知识的内化,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思考,数学思维得到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巧用电子书包让学困生乐学善学——以电子书包环境下的小学英语个性化学习为例[A]. 聂杜梅.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 2017
[2].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A]. 廖书清,陈小华,陈献培,邓浩凌,卢丁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3].依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A]. 康利军.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 2020
作者简介:陈仲华(1980-02),男,汉族,籍贯:福建省泉州市,当前职务:小学校长,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