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陆娟 顾盼 刘萱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 223300
摘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幼儿个体成长具有直接影响,为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需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与课程进行灵活调整。园方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教育课程进行创新,围绕幼儿实际生活与心智成长规律,创设幼儿园班本课程,汲取幼儿生活事例,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保证幼儿园班本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生活化,很好调动幼儿的主观认知意识。本文就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念;幼儿园;班本课程;概念解析;实践路径
引言:
幼儿园作为幼儿个体的教育启蒙场所,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职责与使命。为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幼儿园进行幼儿心智启蒙教育时,应当明确教育理念,保证幼儿园教学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教师尝试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对教学课程与内容进行创新,促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有效提升。
一、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班本课程概念解析
(一)生活教育理论分析
基于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导引时,应当突出实践生活经验与幼儿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幼儿营造生活化学习成长氛围。因为幼儿成长的特殊性,依据生活教育理论,建构的生活实践教学模式,才可很好启蒙幼儿心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基于生活教育理论视域分析可知,一旦教育工作脱离了实际生活后,都将失去教育的本质。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与使命,即启蒙幼儿心智思维,促进幼儿综合能力提升,培养幼儿基本的认知能力与生活习惯意识[1]。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分析
以往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由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出现错误认知,没有对实践生活教育起到一定重视,错误认为生活以外的教育导引,才可有效促进幼儿综合素质,使得幼儿园教学课程与幼儿生活教学之间失去平衡。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时,应当对幼儿园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并设计全新的教育课程,围绕着幼儿生活进行编制。如针对幼儿的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化、社会生活等进行合理开发,保证幼儿身心启蒙教育质量,将幼儿实际生活作为课程设定的重要蓝本,实现幼儿园课程教育与生活实践引导的平衡,充分发挥出生活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
二、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路径探讨
(一)幼儿园班本课程遵循的教育理念
1.趣味性理念
鉴于幼儿对生活与社会的认知能力有限,幼儿的主观认知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育引导,以及家长的教育熏陶。根据幼儿心智成长规律与特点,幼儿园进行班本课程开发时,应当遵循趣味性教育理念,为幼儿建构趣味性生活场景,对幼儿思维治理进行启发,调动幼儿的主观意识,保证相关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果。
2.生活化理念
笔者认为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时,需保证课程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遵循生活化开发理念,使得幼儿学习认知对应事物时,可找到实际生活中的对应事例,合理降低学习认知难度,保证幼儿园班本课程教学开展效果。通过对幼儿学习成长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幼儿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因此教师无法完成系统化教育引导,围绕幼儿实际生活进行班本课程开发设计,为幼儿学习成长营造欢快、自由、轻松的氛围,促进相关幼儿园班本课程教育工作开展。
(二)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步骤
第一,幼儿园班本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需根据教育内容与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与筛选,保证班本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设计开发原则,且幼儿可对相关教育内容进行吸收理解。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执行时,不可使得教学内容超出幼儿认知范围,增加幼儿学习难度,阻碍对幼儿心智启蒙效果,不利于后续幼儿园班本课程可持续开展落实[2]。
第二,笔者结合自身教育经验发现,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时,应当保证课程安排与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即教学内容设定在一定范围内,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启蒙合适,可依据教学设计范畴,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开发相关教学素材与内容,突出生活化实践教育引导,保证调动幼儿的主观意识,使得幼儿主动参与到生活化教学活动当中,促进幼儿心智启蒙教育水平提升,落实生活教育理论,实现预期课程教育效果与目标。
第三,幼儿园教师进行班本课程教学引导时,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保证班本课程的教学可行性。由于幼儿个体的特殊性,教师进行教学引导时,不可基于主观意识对幼儿发展诉求进行评估,应当尝试基于幼儿心理进行思考,评估幼儿心智成长的真实诉求,进而客观的掌握幼儿心理健康与心智思维,灵活对其课程进行调整,保证幼儿园班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班本课程教育成果反思
幼儿园教育创新改革过程中,为保证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可行性,在幼儿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全面考量分析,并设计科学严谨的教学指导方案,或与其他教师进行写作研讨,针对教学设计方案中的不足进行优化完善,保证班本课程开展效果。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应当充分突出幼儿思维主体性,保证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获得一定满足感与愉悦感,进而实现对幼儿心智启蒙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班本课程设计时,应当遵循科学教育原则与现代教育理念,将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启蒙放在改革首位,即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时,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突出教育课程与幼儿实际生活的有机契合,围绕着幼儿的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设计趣味性教育游戏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化、趣味性教育引导活动,充分发挥出幼儿园班本课程教育应用价值,推动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师可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合理对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改革,推动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发,突出幼儿园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事例的有效结合。基于幼儿身心思维成长规律,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整合、教学实施步骤调整,为幼儿建构趣味性学习生活情境,充分体现出生活教育理念,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不断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完善幼儿园班本课程,提高幼儿园综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刁力.论儿童本位下的幼儿园课程实践路径[J].现代交际,2018(23):204-206.
[2]全守杰,张恋.论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中的园本课程开发[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04):79-8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