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妍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46部队幼儿园 100071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认知能力、智力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借助于科学的方法研究幼儿园管理活动及规律,从而对幼儿园管理进行优化已经成为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方向。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在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因此,笔者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提出了自身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问题;策略
一、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缺乏整体性与协调性
幼儿园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对幼儿园各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幼儿园各部门之间可以加强沟通,及时发现幼儿园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幼儿园管理中,由于管理层缺乏长远的目光,导致决策缺乏合理性。幼儿园管理缺乏整体性与协调性突出表现在过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对保育工作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心放在智力的培养上,而不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许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较差。此外,幼儿园管理中只强调基础设施的提升,而缺少对教师教学素养的关注,进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工作与实际工作脱节严重
为了更为高效的开展幼儿园管理工作,幼儿园管理层应当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发展目标,一方面可以对幼儿园教师及职工的行为产生规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幼儿园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有限,在目标制定时所参考的一些资料以及目标的制定常脱离了幼儿园的实际发展情况,导致目标难以实现。此外,即使确定了目标,但在分化工作任务时较为模糊,许多工作的可行性较低,致使管理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三)缺乏评价管理效果的方法
衡量幼儿园办学质量需要借助于一套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缺乏较为客观的评价机制或者评价机制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符。缺乏评价机制会导致职工及教师的评价意识缺失,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评价缺乏可信度,不利于幼儿园后续工作的开展。幼儿园评价管理效果较差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首先是评价指标不完善,在对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时常会忽视一些重要指标的测评,其次是评价手段不科学,评价方案中的权值及分值均来自于参考资料,而没有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导致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较低。
(四)制度管理不科学
制度管理不科学突出表现在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划分并不明确,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各部门之间由于缺乏沟通与协作,给一些问题的解决加大了难度。此外,由于各部门自成一派,过分强调自身的利益,给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就财务制度来讲,由于缺乏精细化的财务制度,导致幼儿园财务工作进行时没有对应的标准,且许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较差,对报账标准以及相关政策的解读不全面。
就设备制度来说,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若不注重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很有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威胁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在设备报修之后,由于制度不完善以及人们的不重视,设备总是在保修几次后才有人负责维修。
二、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改革办园机制,确保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
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幼儿园管理者应及时了解社会的变化并从中获取重要信息,相应的调整办园机制,使幼儿园管理工作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教育情况存在差异性,在办园过程中,应当动员当地的社会力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形式的开展学前教育,形成办园新格局。一方面,各幼儿园应当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在社会内部开展好办园工作。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改革办园机制,多途径获取社会各界的投资,确保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
(二)整合幼儿园资源,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
合理的对幼儿园中教学资源进行配置是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当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了解各岗位工作的特性,合理的为职工安排相应的岗位,充分发挥每位职工的能力。为了吸引更多专业的人才到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管理层应积极为人才创造一定的发展空间,通过引入新生力量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为幼儿园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这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间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幼儿园管理者应当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合理的安排学习及作息时间。
(三)合理制定管理目标,提升幼儿园管理质量
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是幼儿园提升管理效率的前提,在实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常由幼儿园管理人指定管理目标,而教师及家长的参与度不高,且只有管理人进行目标制定很容易导致管理目标与幼儿园实际情况脱节。在进行管理目标制定时应当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参与度,一线人员往往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更为了解,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目标的科学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同时,管理目标制定由全员参与也可以加强教师及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完善管理评价制度,确保评价工作的合理性
完善管理评价制度可以帮助幼儿园管理层更好的了解幼儿园办学状况,从而更为科学的指导幼儿园管理决策的制定,一方面,评价人员在进行评价工作时应当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过针对性的对重点指标进行评价,可以从整体上提升评价工作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评价过程中,相关评价人员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位职工的自身素养及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可以与职工的薪资相挂钩,从而提升职工的积极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重要体现,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多个领域的共同促进,离不开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不仅仅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董睿娜. 新时期提升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有效性研究[C]// 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2019.
[2] 于余. 新时期下提升幼儿园标准化管理效率的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14).
[3] 于晶晶. 新时期幼儿园园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综合版), 2018(11).
作者简介:刘娇妍,女,汉族,籍贯:北京,当前职务:园长,当前职称:高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园园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