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问题及技术应用研究 赵媛媛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赵媛媛
[导读] 摘要:建设项目管理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其进度、成本和质量。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摘要:建设项目管理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其进度、成本和质量。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智能化管理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标准,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应将智能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智能管理系统,建立先进的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问题;技术应用
        1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相关概述
        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主要是和通信、互联网、建筑等领域的现代化技术相结合。因此需要不断来完善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体系,在建设中把工程项目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把智能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应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打造质量更高更加环保的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产物,不仅可以在日常的建筑维护中提高维护水平,还可以在工程的管理中不断简化管理步骤,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2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建设时,在建造之前要验收采购的建筑材料,并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材料与设备的无误。在施工时,要遵循合同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规定,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监管施工的过程,确保施工质量,把控施工的进度,做好施工现场以及其人员的安全管理,促进建筑智能化施工目标的完成。(2)在进行建筑的智能化设备安装时,智能化设备应当在土建以及装饰工作完成以及检验合格后进行,而对于智能化设备的一些部件的安装,例如传感器等,则应当早一些进行安装,在进行装饰工作时,与机电施工一起协调进行安装定位。(3)智能化建筑在施工完毕,设备安装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的规定以及一些相关要求来对建筑进行检验,完成相关的检验程序。并且在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安装后,我们应当按照规定的检测项目,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4)在对智能化建筑的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时,我们要对监控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测,还要检测安装的质量。此外,还应当智能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过程质量进行检测与记录,这样不仅能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提供便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建筑智能化的整体工程的质量。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
        在建筑智能工程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是建筑工程规划管理存在不足,系统性较差。当前,由于时间、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建设部门存在智能建筑认识不足的问题,对智能建筑的认识十分片面。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面临在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规划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建设部门尚未根据项目建设的整体情况全面完成项目建设计划,管理人才的任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有效实施施工智能化项目管理困难重重。现代建设项目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体系,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导致项目建设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许多建筑公司对智能建筑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往往提出过高的要求,施工队伍无法满足公司的要求,导致建设工程中的意见和问题出现偏差。
        3.2 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
        通常,多数建筑企业在进行智能建筑设计时会选择交给专业设计院,然而,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设计院并不能完全百分百地理解智能建筑,如此一来其设计图便会过于简单,不能把设计的细节细致地体现出来,既没有考虑到工程造价问题,也未能联系实际施工的各个环节,无法保证智能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十分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此外,设计院一般将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放在弱电系统设计,难以有效地实现智能建筑的总体规划设计。
        3.3 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尤其是施工人员,其多为农民工,对现代智能建筑技术缺乏全面的了解。施工过程中很多智能技术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反馈,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

监理人员不能熟练使用现代监理设备,传统的监理方法已不能满足智能建筑的需求,导致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缓慢。
        4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
        4.1智能化建筑设计合理化
        智能化建筑需要加强整体工程全过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紧密性,在设计阶段要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化,融合工程造价管理技术,加强成本预算在设计图纸中的规划和标识,从而为施工阶段的每一笔支出都提供科学标准和依据,从而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化高效应用,实现每一笔支出都能用在“刀刃上”,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4.2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改善工程管理水平
        加强智能化建筑建设中的管理人员培养,建立培训机制,通过长期稳定的培训,更新培训素材和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细致的管理控制,从而稳定工程建设的速率,改善工程管理水平。一个项目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管理层下达的任务指标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培养,是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动力。
        4.3建立健全智能化建筑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通过创新优化监督管理方式,制定科学的建筑管理标准,加强制度的建设,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在智能化建筑建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科技设备,对于科技设备的管理非常麻烦,很容易因为人为原因造成损坏,因此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对维护设备较好的人员或小组进行奖励,对于有意损坏设备的人员,一经发现进行严惩,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浪费。
        4.4加强信息化监理,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加强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全过程一体化的监理模式,从决策阶段开始就要进行监督管理,保障招标投标能够健康进行,在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的干预,从而让设计图纸在监理中更为详细,符合实际。对于施工环节而言,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科学规划与管理,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能反馈给管理人员作出项目建设的调整,保障建筑的质量稳定。而最后的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建立监理检查体系,借助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进行质量的检测,从而把好最后一关,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5加强对建筑智能化规划理念的优化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规划是指定施工方向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具有非常多变的特点,所以需要为建筑工程建立动态的智能规划机制,摒弃以往的固定思维模式,对于目前的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应聘请专职的设计单位来对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围绕着相关技术特点和标准进行,不可以脱离具体标准。在确立建筑智能化工程整体的规划后,就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实施,尽可能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避免负面问题的出现,实现建筑智能工程的多元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建筑符合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施工时管理则至关重要,在对建筑进行修建时,应当要妥善的进行施工,保证各技术能够有效融洽的融合在建筑体中。由于各学科技术都在不断的发展,故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修建时,也应当尽可能的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以备未来有可能的改造工程。
        参考文献:
        [1]崔建.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浅述[J].门窗,2017(2):165.
        [2]梁洪雷.建筑智能化工程特点及施工管理重点研究[J].2017(15):157.
        [3]赵领航,王自强,王燕.探究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现状及策略[J].门窗,2015(6):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