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的追问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彭兰贞
[导读] 笔者通过论述小学数学细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预设精致细节
        彭兰贞  
        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六南完小   
        摘要:笔者通过论述小学数学细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预设精致细节;机智的创设动态生成细节,让课堂活动变得更精彩;教学评价中提升细节,挖掘每个学生优点,提升他们的综合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细节;反思
        在教学中,往往某个细节会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对细节的追问可以帮助孩子领会数学更深奥的内容,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和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课堂教学注意对细节的把控,结合课本内容优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系统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能力。笔者通过论述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数学课堂教学细节追问和反思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在细节上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传统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还不强,数学作为一门集抽象和形象为一体的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运算基础,同时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发现,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注重课本知识宏观的教学,没有从具体知识点的微观上去加强教学,教学进度非常快,学生对上节知识还没有消化的时候,就开始进行新课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被越来越大。
        2、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
        教材是课堂上的主要参考材料,但是教材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是对基本公式和原理的讲解,太深入化的内容很少,这也是基于学生接受基础上设置的。教师如果不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细节,学生的兴趣就会很一般。我们发现,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除了课堂讲解外,就是让学生做题,通过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当学生遇到不会的问题后,教师再从具体知识点细节上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能短时间内提高数学成绩,但是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当遇到稍微复杂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在讲解细节问题时没有联系具体的生活实例教学,对课本挖掘的太少。
        3、教学评价中缺少对细节的处理
        教学评价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提高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细节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评价要以赏识教育为主,杜绝传统的批评教育。我们发现,当前数学教学中,细节评价较少,评价多是对全部学生一起进行评价,比如“同学们本课堂表现较好!”、“本堂课同学们都基本掌握了知识点!”,这样的评价虽然中肯,但是没有对教学细节和学生表现细节进行追问,简单的评价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达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如果教师就某个学生在课堂细节的表现上给予肯定,比如数学发散力比较强、直观想象力好等,学生的自信心会很强,更加热爱上数学。
        二、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细节不严密的原因
        1、不注意教学细节的把控
        由于教学模式应试化,教师在把控教学细节上做的不够到位,不注重把握各版块的教学目标,过程一般为教师讲解知识内容、学生记忆理解、教师提问、布置作业过程,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课堂互动少,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学情,无法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细节的讲解。
        2、对于学生的观察力度不强
        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它既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不是为刻意追求精彩亮点而设置的应景之作。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持续观察力不强,不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实施教学,体现不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都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力度不强所引起。


        3、关注备课忽视备学生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在细节管理中,注重对备课质量的提高,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法,对数学知识点进行重难点讲解。但是,随着数学新课标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很多教师在课程的组织上并不重视过程,只看重教学的结果,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的反思
        1、对教材内容深度挖掘,预设精致细节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动爱动,喜欢接触各类新鲜的事物,教师如果认真的观察小学生平时的爱好,通过关注一些细节问题,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帮助会是很大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三角形》中,学生在前面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线段和角、直角、锐角、钝角等知识,教师们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为直接讲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容易忽视的一个教学细节就是如何在教学开始阶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让他们积极的思考,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在新课开始前首先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主观想象力,可以这样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三角形?”、“你看到和想到的三角形的边长和角是不是都不一样?”、“你可以上台将你看到的形状画出来么?”问题创设之后给予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互动交流,探究三角形的奥秘,每个人都积极分享对于三角形的理解,教师再通过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重难点内容“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中就变得比较简单。因此,对教学内容深度挖掘,关注学情,从兴趣细节上入手,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会很高。
        2、机智的创设动态生成细节,让课堂活动变得更精彩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的一个共同细节就是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学生注意力慢慢的开始消退,他们开始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再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效果一定会很差。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动态细节,在学生思维意识比较高涨时对一些重难点内容进行集中讲解,在他们感觉到厌倦时通过一些课堂小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这种“趁热打铁”的方式,可能会收获到意向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一年级《加减运算》中,教师可以利用若干根小棒作为教学工具,让学生通过小棒的减少和增加来提高对“加减”的认识,随着课堂的深入,当学生出现厌烦时,教师可以动态的创设课堂活动情境,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通过模拟真实的超市购物画面,提高他们加减运算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兴趣点再次回到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情绪细节入手,教师通过观察整体学生听课情况及时动态的调整教学方案,调动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体现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3、教学评价中提升细节,挖掘每个学生优点
        教学评价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就是催化剂,教师要关注课堂学生表现,从多个方面对他们进行评价,摒弃“唯成绩论”的思想,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及时的进行纠正。在评价中教师要提升细节,由浅入深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扩散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比如教师通过平时的细节关注,发现有的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不强,教师可以尝试让该学生在头脑中构建思维导图,将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想象,提高其逻辑思维性。有的学生对于抽象数学知识不能够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让其将抽象问题变得简单和形象化。总之,教学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综合数学素养,挖掘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把控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的抽象和推理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把控细节上存在问题还较多,教学模式传统、对于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教学评价中缺少对细节的处理都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处理数学课堂教学细节时,教师要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统一,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独立思考,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的情境细节,同时通过赏识性的激励评价,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让他们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学俊. 精致源于细致 细节决定品位——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2):79-79.
        [2] 张所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的优化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