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宇斐
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作为小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小学数学的内容较为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一项能力,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自身的看法,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口语表达能力
一、引言
当前小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量较重,不仅仅要负责备课及授课,还要负责学生作业的批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往往需要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部分教师对于口语表达望而却步。数学课程的学习需要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则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为了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会说、敢说、愿说。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展开论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一)口语表达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
口语表达能力即利用口头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实现与人交流的一种能力,口语表达是一个人数学储备以及数学思维展示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涉及到的内容都较为基础,这些基础知识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前提。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重要公式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能力与数学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应当将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口语表达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想决定了行为,而行为又影响了命运。形成严谨、敏锐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当基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升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推动教育改革的开展。
(三)口语表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作为小组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既可以有效的推动数学学习过程中小组活动的开展,也是学生未来人际交往中必备的品质。与此同时,通过数学口语表达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严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再者,数学口语表达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也反应了教育的发展性及科学性,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不仅仅停留在最终的数学成绩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实践能力与数学能力共同提升。举例来说,在对几何体的体积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如:砂子、几何体容器,使学生自行测量几何体的相关参数以及装入砂子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体积公式推导,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公式的印象。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相互讨论,增强了数学口语表达的欲望。
(二)模拟生活场景,为数学口语表达创造条件
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处处皆有数学,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都能体现出一定的数学思维,如:一些具有美感的家具用品就是对图形思维的运用。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以及数学表达能力,数学教学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生活,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数学口语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举例来说:在开展数学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超市购物为例,引起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超市中的产品与价格展示出来,一个学生模拟柜台人员,另一个学生模拟顾客,以对话的方式开展数学口语表达。顾客可以说“漱口杯12元,牙刷5元,一共消费17元,我给你50元”,柜台人员可以说“收您50元,您消费了17元,找给您33元”。通过模拟生活情景,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加减法的知识掌握程度,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营造数学语言使用氛围,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语言的学习应当基于一定的语境,只有在数学语境下,学生才能产生口语表达的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表达思维。举例来说,在进行数字认识的授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的使用数字,可以让学生基于数字的使用进行对话,如:“我们班一共30名同学,我的期末成绩排在第6的位置”,另一个同学可以说“我的成绩在你后面10位,我排在第几名”,基于上述的数学口语表达语境,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在不断的口语实践中形成数学思维,提升其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引导学生规范使用数学语言,合理采用表达方法
小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评价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向。在具体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其表达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重规范化数学语言的使用,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若教师在授课中不加注意,不规范的数学口语表达将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举例来说,在进行物体位置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动物园的图片,并要求学生说出每个动物的位置,“猴子在前面”“兔子在后面”等都属于不规范的数学表达。由于各物体间的位置都具有相对性,在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时都需要借助于参照物,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的数学表达,引导学生掌握物体位置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将之前的表述改为“猴子在大树前面”“兔子在乌龟后面”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表达方式,提升数学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及学校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关注度不足,将学生评价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成绩上面。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应注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提升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美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 000(073):90-90.
[2] 武玥. 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教师教育论坛, 2019(6).
[3] 刘学娇.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 学周刊, 2018, No.359(11):77-78.
[4] 李蓓蓓. 培养学生小学数学课堂口语表达能力[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1):231.
作者简介:潘宇斐,1993-11,女,汉族,浙江磐安,本科,二级教师,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