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董淑娴
[导读] 在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四年级作为一个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实现这一时期的教育目标
        董淑娴
        盐山县小庄乡小庄中心小学 061300

        摘要:在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四年级作为一个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进一步实现这一时期的教育目标。针对这一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模式,从而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进行研究,并对其课堂效率的提高展开深入分析,为广大同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及教师极为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四年级作为小学教育以及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阶段,具有承接低年级基础数学与高年级难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以此,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效提升其数学水平,构建良好的数学素养框架,需要各个小学以及所有数学教师积极做好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工作,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是极为重要的。在四年级这一时期,学生需要将1-3年级的基础数学知识与接下来4-6年级的较难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重对四年级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在完成基本数学教育目标的前提之下,实现学生良好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学生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各章节知识点之间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对学生也提出了持续性学习、有效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之下,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此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基础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占据主要地位。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提升其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扩展其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进而充分发展其数学综合能力。


二、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利用课程导入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为课程的开展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符合新课改标准或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四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结合,从而设计出极具针对性的课堂导入环节,进而有效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进行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三角形”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全国或全世界的具有三角形结构的建筑,例如:法国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等,并提出问题:“同学看一看,这些建筑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呀?”在学生回答‘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并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以此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有效导入”认识三角形“这一课程,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体现数学课程生活性,促使抽象知识直观化
        针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实用性,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致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直观、形象、有趣的知识,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于积极性。在进行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着手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实现数学知识的巧妙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我们放学回家经过的是十字路口,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啊?一条马路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啊?你们再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存在什么物体是相互垂直或者平行的呢?”以此引导小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或建筑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其运用数学视角来对生活中的垂线、平行线进行寻找,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象地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三)选择合适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一般情况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的自尊感与好胜心,在这一前提之下,教师可以利用选择任务化、竞赛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数学教学工作,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此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3]。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小数加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间的运算比赛,以此激发起好胜心与胜负欲,同时还能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广大数学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课程生活性、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等方面出发,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四年级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云. 融合生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以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J]. 数码设计:下, 2019, 000(008):38.
[2]谢鲲. 浅谈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25):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