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282919870619XXXX
摘要:高支模主要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支模达到8m或者是8m以上的施工项目中进行应用的,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建筑施工的高度情况来进行高支模技术的应用,高支模技术的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承载能力,并且还有助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所以,施工企业相关的负责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并掌握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高支模施工尤为关键,能够用来构建建筑的承重构架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构建钢管脚手架以及高支建筑模型,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考虑环境以及施工场地对于施工的影响,进而更好地开展高支模构建。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
模板高度大于4米的模板支架都属于高支模,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根据要求和具体情况来合理设置纵向、水平和竖直支撑点,同时当支架高度大于8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支撑体系的强化设置,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所以高支模施工具有非常高的难度,危险性也更大,设置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求较高,这种施工技术虽然在许多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应用中仍容易产生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并且在现阶段对于建筑美观性要求日益增加,需不断拔高相关建筑标准,完全依据既定技术要求来完成相关支模和混凝土浇筑建设,杜绝遗留任何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2.1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
在建筑施工之前,高支模施工首先需要做的是对施工的方案进行设计,从而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进行高支模方案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情况来科学的完善高支模施工方案,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时候要对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高支模不同结构的设计标准等进行方案设计,从而保障施工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另外,还应该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等来精准的计算出高支模施工工艺中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数据,并对模板的承重情况来进行重点的预算,从而保障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2.2施工准备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第一步就是施工准备,包括材料准备、测量放样参数设计等多项内容。材料准备环节主要包括混凝土、木材以及钢材等,材料也是施工技术的基础内容,如果所备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或者不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就可能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从材料采购环节严加把控,以确保高支模施工的水平和质量。同时,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也需要进行试验检测,掌握材料基本情况;入场后,及时按照相关规划进行合理分配;施工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控制好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2.3施工模板安装
辅助线和模板之间的安全稳固也存在直接关系。特别是顶框安装时,应按梁线铺设管道,并用一些特殊材料支撑,这样可以使建筑更稳定,同时还需要严格规范钢筋绑扎方法,从而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有效保障。严格规范各个操作步骤,保证操作规范有序。在经检查不存在任何问题后,才允许开展后续浇筑施工,且在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评估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在凝结完成后再开展后续清洗作业。
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3.1增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对策
高支模施工之前,务必进行充分地准备,针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对对施工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并且贯彻落实高支模施工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高支模施工大多数都是高空作业,所以,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得到保障,只有,保障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够尽可能地提升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施工之前要在施工周围布置对应的警戒标志或者围栏标志,以免非施工工作人员进去工作区域。第二,在安装、拆除脚手架的过程中,务必做到轻拿轻放,不能采用撬棍,以免脚手架或者连接部件出现变形。拆除脚手架后,也需要将零部件依次放回原位并且进行归纳分类,为之后的施工做好准备。第三,布置水平杠杆,借此提升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需要注重的是,应当从最高处进行,每间隔2.2m布置一个水平杠杆。第四,假如发现高支模脚手架对于正常施工会带来影响,也应当先请示施工管理部门,得到允许之后方能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内容需要格外注意,应当采用固定措施对高支模进行固定,以免基座出现位移或者不稳定,从而提升施工效果与建筑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3.2对设计方案进行严谨严格的审核
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具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与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密切相关。在审核设计方案是需要完全结合既定的标准规范,在保证设计方案安全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排查和改善其中的缺陷不足。同时,还能够通过当下先进技术来实现对设计方案的全面验证,比如通过BIM三维建模技术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施还需要配合混凝土浇筑技术,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作业人员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和水的配比情况进行计算和检查,以此来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中的安全问题。之后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作业人员会严格的按照浇筑的流程进行浇筑,采取从中间向四周扩散式来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均匀程度,并保障混凝土的浇筑是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的。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还需要保障振捣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这样才可以保障混凝土不会出现局部凝固的情况。一般来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初凝解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作业人员还要对初凝阶段的混凝土情况进行监测,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完成。
3.4加大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工作队伍的专业性
工作队伍内是否具备大量的、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是高支模工程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充分理解“四知三会”的质量管理人员的原则,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身所学知识和专业性技能来合理解决。通过加大对质量管理人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其进行集中的专业性、系统化培训,确保质量管理人形成自主的、积极的学习意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学习质量管理相关的先进技术和模式,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建立起一支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且具有职业素养的质量管理队伍。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去,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被运用到的施工技术之一,高支模技术不但具备操作便捷、极好的确保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性,此外,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所以,应当深入探究高支模技术,借此不断提升高支模技术的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3):97-99.
[2]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18(32):27,33.
[3]连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时代农机,2018,45(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