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吴倚芹
[导读] 小学教育时期不单单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塑造性格、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心理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吴倚芹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二小  浙江省  义乌市  322000

        摘要:小学教育时期不单单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塑造性格、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学生心理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班级整体发展之外,还要注重个人教育管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过分注重整体管理,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过分注重制度管理,而忽视了学生脾气秉性等差异,致使管理缺乏针对性。为了使这些管理问题得到解决,班主任必须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断探寻有效性与可行性较强的管理方式,以此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带动下,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涌现在课堂上,其中“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接受与认可。以人为本注重以实际着手,遵循学习个体需求,将柔性管理策略运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有效管理学生、管理班级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根本,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作为班级管理的先锋,班主任必须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借助切实有效的方法实施引导与管理,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将来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
        纵观当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现状,仍有一些班主任继续严重着传统管理模式。在此管理下,学生对班主任是较为尊敬的,其自我认知与判断能力尚未成熟,因此下意识的会把班主任当作依靠,当作学校中的家长。小学班主任则将自身作为中心,对学生实施强制化的管理措施,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1]。通常班主任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这样严重制约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有学生的思想均被班主任所限制,垄断式的管理方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将其个性化成长扼杀在萌芽中。除此之外,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局限性,成绩决定着一切,在班级中具有发言权学生一直为班级干部或者成绩好的学生,而那些不守纪律和成绩差的学生则直接被忽略,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一些小学班主任在带领班级的时候,始终不改变管理方法,也没有针对学生成长规律实施适合的管理措施,进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致使班级管理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
二、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做到摒弃传统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主动与学生沟通,并给予其发言权,使其学生能够享受平等对待。通过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为其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获得个性化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力。

所有学生均希望班主任和蔼可亲,能够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因此班主任还应该积极与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充分信任自己,并能够主动跟随指导科学有效的学习与拓展。班主任切不可过分指责学生,应该对其积极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2]。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成长情况,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势与不足,即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也要让其认识自身缺点,以此鼓励其积极上进。尤其对待后进生,班主任必须给予更多关爱与鼓励,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计划。
(二)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小学班主任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主导,关注学生具体需求。比如,在对待低年级小学生的时候,就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心理特点,然后实施针对性管理;而在对待高年级小学生的时候,其无论认知还是思想均比低年级学生强,且这时学生的成长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班主任必须及时转变班级管理计划,在学生的不断发展中,对其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与引导,切实作为学生服务,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当作自身重要责任。班主任必须积极开展赏识教育,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注其成长,多一些鼓励和认可,少一些责骂和批评。每个班级中难免会有几个成绩不理想或者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结合学生具体需求开展管理工作。针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对其更加耐心地指导,要赏识其其他优点,帮助其找回自信心;针对喜欢掉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则其不可强制管理,而是针对其性格特点采取措施,在询问其原因之后,给予耐心的引导,而并未一味地职责。
(三)积极拓展学生思路,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将以人为本的理论应用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注重将学生作为主体,将其成长与发展作为重点,关注其个性化表达[3]。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适当缓解学生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现机会。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班会活动,并鼓励学生自主主持班会,让其自主选择班会主题,以此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使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班会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才艺表演等环节,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带动学生参与兴趣,发展其综合素质。班主任发现班级中一名学生小A虽然成绩较为落后,但是舞蹈水平很高,因此可以鼓励其参与学校举办的文艺竞赛;另一名学生小B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但其篮球水平较高,因此可以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种篮球竞技活动,以此不仅能够强健身体,同时也能够让其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的性格。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在关注学生的同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使家长能够更好的了解孩子,发现其特长与兴趣,从而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对于班级管理而言,其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说明为何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运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作为主体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积极拓展学生思路,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积极探索可行性较高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孝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8(10):36.
[2]刘松连.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59.
[3]刘子艳.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