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天然气销售有限公司
摘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坚持的方针和原则,要自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意识,干干净净履行职责。反腐败就要深化廉洁风险防控,紧紧围绕源头预防,依靠群众力量,强化工作制度建设和落实保障措施三个方面,突出开展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制度落地,责任细分,使党风廉政工作取得相应成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些具体工作,尤其是细枝末节的地方缺乏风险防控。基层工作是最“细枝末节”的环节,本文主要从基层这个角度进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探索。
关键词:党风;廉政;防控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引自《瞭望》(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
一、廉洁风险防控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原因
(一)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必须强化监督工作。在实际运行中,纪律监督人员常常身兼数职,分身乏术。以基层工作为例,基层纪律监督人员的数量与同一时间派出去的施工人员数量差距大,监督人员无法面面顾及的到。施工地点分散,距离远,导致纪律监督人员常常顾此失彼。纪律监督人员自身对施工或者工程业务不了解,造成监督存在非主观上的盲点,制度规范的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基层监督工作的成效打了折扣、作用不明显,也是廉洁风险防控的薄弱环节。
(二)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健全未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任何制度的出台,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即借鉴既往好的经验,又深入结合目前工作实际,才能够形成实际工作与制度规定的完美贴合,提高可操作性。如果制度的完善和更新滞后于业务发展,将导致与实际业务脱节,针对性差,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再后来就不问不提,形同虚设,出现制度越来越泛泛、越来越多、交叉重叠,而实际却越来越难以落实、管得越来越少的情况。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形式是持续性、动态性、连贯性强的工作,但是在检查考核中多为对书面资料的验收检查,缺乏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不能直观的全面了解制度落实效果。同样以基层为例,基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务性工作往往非常繁杂零碎,阶段性书面材料汇总的点多面广,需要经过精心提炼,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常常就会出现做表面文章、限于文字书面资料健全的现象。
(三)基层工作中的公权力,针对的面往往较小,涉及数额也不大不起眼;但是针对的点多面广,涉及面大不易控制。例如,在工作过程中,廉洁风险防控需覆盖的“细枝末节”的环节;管理岗位上,要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现实中是否存在“有偿服务、有偿办事”的现象,是否存在收受礼品、礼金的现象。廉洁风险防控过程中,对这些不易控制的环节要尤其关注。
(四)党风廉政建设过程管理与考核形式单一,缺乏过程控制手段。当前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形式多为半年、年终考核,一般采取查阅资料、听汇报、座谈了解、现场答题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从“痕迹”方面能够了解廉政工作开展的现状,但不能排除某些基层单位临时调配人员突击整理材料,健全书面迎检资料,敷衍应对考核并且轻松验收过关的情况。这类现象,衍生了个别领导对党风廉政工作更加轻视不重视,在工作中形成错误认识,造成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形同虚设,甚至产生更严重的恶性循环。落实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必须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全环节的日常监督,统一部署、压实责任、全程跟踪、创新管理,形成事前、事中监督到位、环环相扣。基层涉及资金比较少,容易从思想上产生廉洁风险防控的松懈,要从制度流程上进行约束,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设立“防火墙”,明确职责,加强群众知情监督权。
(五)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界线分割明显,未实现有效结合。目前,各基层单位在实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存在仅偏重于个别经济指标的增长,对经营指标的考核比较完善,错误认为经济指标以外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工作。同时,在基层也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生产一线没有什么可以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无需加强廉洁风险防控,造成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脱节。
(六)一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必要的分类指导局限于召开会议、填制表格、例行检查等。部分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积极性不高,制度建设比较薄弱。有些基层虽然建立了廉洁风险防控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度不够,甚至存在形同虚设的现象,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落实措施。基层纪检监察机构人员配备少,并且往往兼职承担着大量其他工作,以致于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深入实际,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认真分析,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加强和完善。
二、深化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探索
(一)要从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入手,形成经常性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制度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措施。我们把制度建设和执行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全过程,推进各项制度向形成长效机制转化,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针对一些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公开透明度不强、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对现有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工作程序,形成“以制度规范流程,以流程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风险防控机制。
(二)强化廉洁风险防控机制的执行与落实。健全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够对腐败行为形成震慑性。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廉政制度的管理和规范作用,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或者根本得不到发挥,只会降低党风廉政制度本身和对纪律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建立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全过程廉政情况的督查工作,使制度的贯彻落实得到多渠道监督和经常性的重申,使可用、有用的制度不成为阶段性、过时的东西。
监督检查是确保廉洁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的有效途径。一是夯实防控监督责任。建立健全“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谁监督谁负责”和分类防控、分级监督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责任制,做到“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监督,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预警”。二是把握监督检查重点,在监督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强化防控责任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方案,通过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民主评议等有效方式,运用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注重思想教育,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新形势新任务下,只有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地位,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取得反腐败治理成效。
(四)按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将“监”与“建”分开。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着重监督检查党政领导班子履职和业务、财务公开的执行情况,以及民主议事情况。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协调作用,引进新思想、新观念,切实减轻基层重复性工作的负担,让基层干群有更多时间干实事,实现团队发展、群体创新创效。
参考文献:
[1]浅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及其对策[J].邹菲菲. 经贸实践.2017(01)
[2]国有企业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实证研究[J].杨莹. 现代商贸工业.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