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杜瑞
[导读] 摘要:激励制度对提升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力等有着 重要的作用,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对激 励制度的应用,不断创新激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 出激励作用,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
        临沂市河东区芝麻墩街道办事处
        摘要:激励制度对提升事业单位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力等有着 重要的作用,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加强对激 励制度的应用,不断创新激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 出激励作用,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激励制度
        1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
        所谓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其主要是指事业单位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经营管理目标,而对员工实施的一系列激励措施与规章制度。因此,人力资源激励体系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如若我们从目的进行分析,开展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如若我们从措施进行分析,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激励办法与激励制度;如若我们从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则是利用满足员工内在需求后所产生的工作动力,促使员工们更加努力的工作;如若我们从经营目标进行分析,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则是架在目标与实际行动之间的一座桥梁。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绩效考核指标
        由于事业单位中激励机制有漏洞,缺乏绩效考核标准和考评指标,造成部分员工在工作中没有积极性。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常常使用单一的绩效考核标准,如考勤表、出勤率等,很难真正说明员工的工作量,因此在绩效考核方面缺乏全面,有失公允。对于部分员工来说,也认为自己的努力跟绩效、报酬不能直接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无论他们有多努力,绩效都不会太高。因此,事业单位如果想激励员工,就要强化人员努力、绩效、报酬三者之间的关系。
        2.2激励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并不健全,没有做到基于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健全的激励制度,这导致了很多激励工作开展没有制度可以遵循,从而影响了激励工作的有效性。不少事业单位在激励制度设置方面,更多地带有领导主观意志,导致了激励制度没有充分体现普通员工的要求,这样的激励制度很难获得员工的认可,从而使得激励体系因为激励制度方面的短板而不够完善。
        2.3事业单位激励方式单一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激励制度建立时,还存在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激励时,早已形成了固定的体制,常用的激励方法一般就是根据职工的绩效表现、日常工作表现等来进行物质激励,最重要的是这种物质激励方式长期固化,没有调整,时间长了自然起不到激励作用。所以,事业单位想要通过激励方式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必须要不断发展出适合本单位的创新激励模式。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策略
        3.1丰富激励机制的方式
        因为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存在着奖励形势较为单一的问题,其在奖励过程当一般均使用较为单一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未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因而要想提高事业单位的奖励机制的效用,就需要将多种奖励方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在关注员工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注重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并结合榜样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共同丰富激励机制的形式,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3.2健全激励制度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进一步健全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设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基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以及员工激励工作开展的需要来进行制度的完善,同时还要根据员工的意见以及建议进行激励制度的修订完善。事业单位要制定员工激励办法,明确激励目的、原则、措施等,从而给员工激励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在激励制度健全方面,事业单位管理者需与员工进行协商,管理者不能闭门造车,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意志来进行激励制度的设计。通过广泛听取员工意见制定的激励制度才能够赢得员工的认可以及支持,在具体实施中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激励效果。
        3.3重视绩效考核及绩效评价
        首先,保持绩效考核频率的合理性。若绩效考核过于频繁,则会增加各部门的工作量;若考核太少,则无法将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能会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因此,可采取季度考核、中期考核以及年度考核的方式来实施考核工作,保证绩效考核频率适中。其次,实施综合性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将效益指标、质量指标、行为指标量化,并将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考核,让绩效考核更为全面、细致。再者,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要制定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界定考评范围、职责,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文本。最后,制定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以部门为单位,在制定部门绩效计划时,尽可能让部门所有成员都参与进来,协助其认清绩效目标,明确考核方法、内容及关键点。绩效执行期间,相关管理者要对绩效计划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主动与个人沟通,了解其工作当中存在的困境,协助其解决。还要将职工的工作绩效反馈给每一位职工,要求职工进行自我评价,共同探求改进方法。
        3.4优化调整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保证公平性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需要定期针对人力资源激励体系进行诊断和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激励体系的效果,进一步对激励体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人力资源激励体系的完整。在具体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激励体系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要求要根据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贡献、能力和绩效等给予相应的激励,并且事业单位制定的激励方案还要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范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具体人力资源激励体系中,还应该构建一个申诉反馈渠道,针对于激励方面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出现不公平的问题而影响激励体系的实效性。
        3.5公开人才的标准和业绩要求使激励阳光化
        为了降低事业单位压力集团对人才激励机制的抵触,以及使单位内形成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氛围。人事部门应在职工中公开选拔人才的标准,随着人才标准的公开便能使广大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度量出与人才标准的差距,从而尊重人才的心理才能逐步显现。最为关键的是还需公开人才业绩要求,这不仅是对人才的约束与鞭策,也能使广大职工理性认识到人才激励机制所具有的公信力。一般而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年终实施,所以需要在年终公开业绩考核结果和奖励办法,使激励在阳光下展开。这样,便能在全体职工中产生“鲶鱼效应”,最终激发起其他职工的争优意愿。
        4结束语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时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借鉴他人成功经验,从合理设置岗位、完善考评机制,健全晋升机制等方面入手,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单位实情、能被绝大部分员工认可的激励机制,不断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把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有针对性的开始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以达到协调员工与单位整体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形成一致凝聚力更强的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肖琼.基于“相对竞争力”理念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学,2018,1(1).
        [2]韩丹丹.浅析事业单位激励机制[J].财经界,2020(10):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