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后勤能源智能化管控平台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魏来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院后勤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设备设施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后勤服务系统全面应用智慧化后勤运维平台,可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身份证号码:61232419930215xxxx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院后勤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设备设施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后勤服务系统全面应用智慧化后勤运维平台,可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对医院建筑后勤能源智能化管控平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智慧医院;后勤智能化;医院后勤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医疗相融合,医院进入“智慧化”建设阶段。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进一步明确了智慧医院的范围。根据该标准,智慧医院应包括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和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作为医院智慧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必要将医院后勤智能化提上日程。建设后勤智能综合管理平台是实现智慧医院后勤智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现代化医院经营管理的有力保障。
        1智慧化后勤运维体系架构
        结合医院后勤运维管理实际需求,以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指导依据,以大数据、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智能建筑集成管理系统(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IBMS)、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ML)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为依托,从立足安全管控、打造便捷服务、聚焦节能降耗、着眼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智慧运维的4方面,搭建智慧化后勤运维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采用分布式采集、集中私有云部署体系架构,以及IBMS系统集成、能源管理、安全管控、工单模块、BIM运维、日志报表等管理模块。同时,内置基于物理特性及实际运行数据的高精确度设备模块,是实现对于各种标准接口和非标准接口运行数据转换和实时传送的关键技术。
        2总体架构
        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是为实现后勤精细化管理目标,结合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施的项目管理,在管理思维模式和运作方式上,争取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改善流程、提高效率,从而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借鉴现有成果,后勤智能化包含一套涵盖医院能耗计量、设备监测、运维服务和分析决策4大模块的后勤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1平台、4模块”,实现医院能耗与设备运行监控、综合运维管理及领导决策分析的有效整合,促进后勤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该平台以绿色医院运行为理念,按照《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行业建设标准,功能涵盖能源管理、设备采购决策、人员绩效决策、后勤管理决策等内容,并提供统一数据接口,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医院资源规划(HRP)、自动办公系统(OA)等系统的对接;按照统一接口协议,实现能源设备的集成,以及相关终端应用的融合。
        3智慧医院后勤运维平台的模块设计
        3.1后勤运维平台的基础功能分析
        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后勤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后勤综合运维系统,初步构建了智慧医院后勤运维平台。通过集成智能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定期对后勤设备的相关动静态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录入及分析,并以此为前提,开发了具备后勤服务管理、医院能源监控及决策支持等功能的运维平台,在一平台内,采用了两个子系统,对综合运维管理和后勤智能化管理中涉及的全部模块应用统一接口;通过统一的登录入口,可查看系统内全部业务模块的数据信息,借助平台系统的实时监控,使后勤服务任务进行及时派送,通过设备预警诊断,极大地提升了后勤服务的质量。在平台内定义了后勤管理的各个流程及质量评价标准,可对各关键流程进行灵活定义,这样在医院业务发生变化后,系统也可以灵活地做出改变。通过对平台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可生成后勤管理报告,便于医院进一步制定后勤管理决策。


        3.2能耗计量模块
        主要对用电、用水、用气进行监测和计量,其功能包括单表数据查询、能耗实时监测、能耗报表生成、能耗趋势分析等,从而辅助医院后勤能源管理。平台可根据数据的区域和类型,实现分项、分区统计,并生成报表。同时,平台根据能耗基础数据,按月进行汇总,通过月同比、年同比、年环比等维度监测能耗趋势,经过对能耗进行分析和计量,实现科学管控。
        3.3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结合后勤管控设备多样化、复杂性等实际需求,建立了一整套设备台账及编码体系。以供配电系统编码为例,每台设备赋予唯一编码,均采用“标识码+大类+中类+小类+细类+流水号”描述其主要属性,覆盖设备从选型、采购、安装调试、投入运行、维护保养直至报废的各个管理节点,将原来静态、片面的设备台账管理,转变为动态、系统化的设备档案管理,将事后抢修、疲于奔命式转变为事前预防的前置管理,做到安全隐患提前预判及故障问题的“预检预修”。
        3.4采用统一的管理标准
        通过该平台,可以对医院后勤管理中的空间、建筑设备、人员、事件等各种数据进行归类,依据统一编码规则进行排列归纳,创建了医院后勤管理的数据模型,借助模型对各类数据进行挖掘,以此分析数据存在的价值,这些数据包括以下三类。(1)分析指标数据:包括分析指标、统计汇总等数据信息;(2)基础维度数据:空间位置数据、用户数据、建筑设备数据信息;(3)状态事实数据:包括运行参数数据、预警数据及工单数据等。
        3.5能耗实时统计分析
        能耗模块解决了医院能耗数据人工抄表的弊端。另外,实时记录全院、楼宇、单元三级能耗信息(当日总能耗、总用电量、能耗分项占比等),能耗分项以能流图形式展示各类能源流向。进而对照医院建筑能耗分项计量标准,将计量数据,包括时间维度能耗、楼宇用能、重点科室用能,形成能源管理试点分析,辅助医院规划用能。
        3.6数据信息具备共享性
        该平台可对后勤服务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统一标准为基础,将平台内接收的数据统一存储到医院内的主服务器中,然后输入到客户端,可把后勤管理者设置为不同的访问权限,在确保数据信息安全的同时,对后勤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以此提升了后勤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后勤智能化建设,将在后勤管理数据积累基础上,构建后勤管理知识库,应用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拓展后勤智能化涵盖范围,实现提前预警、预测及全流程闭环监管,实现主动式、集成化的运维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降低人力成本,避免突发故障,保障医疗环境,提高医疗体验。此外,未来还可通过搭建一条连通分院与总院的裸光纤,实现院之间的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镪.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9,17(12):148-150.
        [2]诸葛立荣.国内外医院后勤管理对比评述[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7,18(4):37-41.
        [3]陆辰铭,吴锦华,夏培勇,等.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4):154-155.
        [4]王岚,蒋晓勇.空间管理在医院后勤管理平台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8,19(5):24-26.
        [5]孔祥溢,王靖,方仪.5G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9,41(4):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