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合尔橙线接触轨系统运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郑灿彬 陈剑
[导读] 摘要:巴基斯坦拉合尔地铁是广州地铁承接运营的第一条国外线路,采用中方管理+巴方运维的中巴配合运营模式。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巴基斯坦拉合尔地铁是广州地铁承接运营的第一条国外线路,采用中方管理+巴方运维的中巴配合运营模式。通过对拉合尔橙线接触轨系统运作模式的深入研究,为拉合尔橙线运营保障及现场管控提供支持。
        关键词:拉合尔;接触轨运作
        一、拉合尔橙线接触轨概况
        拉合尔橙线地铁全长25.578km,其中高架线路23.566km,车站共设26座,其中高架车站24座,地下站2座。橙线线路北端设置车辆段,橙线线路南端设置停车场。拉合尔橙线采用DC750V全接触轨供电方式。
        二、拉合尔橙线地铁隐患点
        (一)全接触轨供电布置的场段。
        拉合尔橙线地铁场段采用接触轨供电,相较于架空接触网形式,接触轨由于净空低,容易发生人员误触电事件,对橙线场段运维管控要求较高。
        (二)人员技能、安全意识薄弱。
        巴基斯坦电气化运营铁路里程不到国内铁路运营里程的3.8%,当地人员大多数无电气化铁路运维经验,而拉合尔橙线作为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线路,人员更无地铁运维经验。
        三、运作管控模式
        针对拉合尔橙线地铁运维两大隐患点,从四大方面来加强接触轨运作管控,保障接触轨平稳运作。
        (一)制度管控
        1、大天窗停电模式确定——“全停全送电”
        橙线运营初期,考虑到车辆夜间场段检修带电需求,将橙线划分为1线2段3个片区,片区内采用“全停全送电”的大天窗模式。而出入段线作为1线2段的供电分界点,采取下列措施防止越出作业区:
        (1)若场段/正线停电挂地线时,由场段挂地线人员在完成出入段挂地线后,在区域末端使用警示带+带电警示标志牌形式进行围蔽提醒,防止作业人员越出作业区。
        (2)在车站/厂调应将出入段作为重点把控区域。作业请点时,由车站/厂调核实,进行安全提醒并签署不越出作业区承诺书。
        2、明确所有进入轨行区作业均需进行停电挂地线
        不同于柔性车辆段巡视等常规地面作业无需进行停电挂地线,橙线场段所有涉及接触轨区域的检修/施工/巡视等作业均须申请接触轨停电,并挂地线进行防护(原则上司机出退勤上/下车除外)。专业规章上《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接触轨安全工作规程(试行)》进行修改,第5.7条,“对接触轨进行检修必须停电进行。”修改为“进入轨行区开展施工施工/检修/巡视等作业,必须停电进行。”
        3、接触轨安全教育及考核
        拉合尔橙线人员在上岗前开展接触轨安全知识培训及考核,考试合格后取得安全教育合格证。同时安全教育合格证件作为场段人员入场的准许证件之一,由大门值守保安进行审查。针对外来临时人员进入场段的情况,由负责部门段内人员陪同并做好进场登记。
        4、轨行区进入/离开流程
        1)轨行区进入条件:
        a)进入轨行区必须严格执行“双人进/出制度”,作业人员必须确保至少2人以上一同进入,作业过程人员不得单独行动;
        b)所有进入轨行区人员必须取得安全教育合格证,包括外单位施工人员。
        2)场段轨行区进出流程:
        a)场段已完成停电挂地线;
        b)作业负责人到车场调度处办理进入轨行区请点登记手续,请点时需登记作业进出铁门位置,作业人数;
        c)作业人员统一到达指定铁门位置,由值守保安和车场调度复核作业人数、进入铁门编号;
        d)确认信息无误后,值守保安核查作业人员绝缘鞋、荧光衣穿戴情况,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合格证携带情况,核实无误后方可准许进入。
        e)作业后,作业负责人核实人员、工器具出清,按原路返回出口并做好出场登记手续。
        f)作业负责人到达车厂调度处办理作业销点登记手续,车厂调度与安保人员核实出清人数无误后方可准许办理销点。


        (二)班组管理
        1、人员排班安排
        1)人员到位情况
        拉合尔橙线接触轨人员配置49人,其中中方人员5人。开通前由中方人员轮流白夜驻守两个场段,负责指导班组员工,并带队开展车场轨行区作业。待人员熟悉值班流程后,再由巴方人员独立承担场段值班。
        2、安全教育
        由中方人员持续收集、汇总地铁安全事故案例,建立“安全案例库”,并要求值班人员空闲时间加深学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作业管控
        1、轨行区地线箱布置
        部分挂地线点远离轨行区入口,需步行较长距离方可到达挂地线点。接触轨地线沉重,杆长,人员携带地线前往挂地线途中存在地线误触接触轨的安全隐患。在轨行区地线点附近设置地线箱,人员可直接步行至地线箱后取出地线,地线箱要求不得侵入限界,箱门上锁牢靠。
        2、 挂地线安全行走路线
        接触轨挂地线作业在接触轨停电后进行,此时由于接触轨未进行接地防护,存在一定的带电安全隐患。挂地线人员在轨行区行走时,按照规划好的行走路线行走至固定地线点,可规避一定的安全风险。原则上挂地线人员在行走过程中,沿着远离接触轨侧行走。
        3、蓝灯系统的判别应用
        拉合尔橙线正线及场段每个供电分区均设置有一个至多个蓝灯系统紧急断电按钮箱。蓝灯系统通过线缆与接触轨电缆连接板直接相连进行带电判断,当蓝灯系统判断接触轨带电时,蓝灯系统紧急断电按钮箱柜顶蓝灯保持常亮,当蓝灯系统判断接触轨不带电时,蓝灯系统柜顶蓝灯熄灭。
        蓝灯系统可作为轨行区是否带电辅助判断之一。当作业人员进入轨行区时,应先观察作业区对应供电分区蓝灯系统的带电显示情况,若蓝灯系统保持带电显示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出轨行区,并将情况立即通报车站/调度。
        4、供电分区识别——分区上色
        为配合蓝灯系统供电分区带电情况识别,辅助人员了解接触轨上电布置,对供电分区进行上色区分。
        正线上,在供电分区交界的接触轨上,对交界处的端部弯头整个防护罩进行着色处理,两个供电分区着色采用红色及蓝色两种色号。
        场段上,由于多个供电分区内的接触轨呈并列分布。单纯端部弯头着色无法很好进行区分。因此场段接触轨防护罩上应整个锚段进行着色,在接触轨防护罩上纵向上油刷宽20cm的色块,一个跨距刷一个色块,一个供电区油刷同一颜色。车辆段1区采用绿色,2区采用蓝色,3区使用紫色,4区使用白色,5区使用红色,6区使用黄色。停车场1区采用绿色,2区采用蓝色,3区使用紫色,4区使用白色。
        (四)其他措施
        1、加强围蔽——增加网格网
        目前橙线场段围蔽使用简易铁丝拉网围蔽空洞较大,翻越难度小,容易存在人为贪图方便,钻洞进入轨行区,不利于场段轨行区安全管理。此外该围蔽基本拦不住小动物,小动物可直接穿行进入轨行区,影响轨行区供电安全和行车安全。
        为了加强轨行区安全管理,通过采购网格铁丝网进行加密围蔽,防止动物穿行等情况。
        2、标志牌
        安全标志牌起到安全提醒作用,目前橙线围网设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爬的安全标志牌,接触轨防护罩上喷涂高压危险的标志。但标志牌、防护罩设置密度小,类型少,后续通过采购加密标志牌布置。安全标志牌设置类型如下:
        1)常挂地线点标志牌:安装于各常挂地线点附近;
        2)防护罩“NO TRAMPLE”喷涂(严禁踩踏):喷涂与防护罩顶,约20米喷涂一处;
        3)防护罩“高压危险”喷涂:喷涂与防护罩顶,约20米喷涂一处;
        4)隔离开关柜、单向导通装置“高压危险,禁止触摸”标志牌:安装在每台隔离开关柜、单向导通装置柜门前
        5)隔离开关柜室大门“当心触电”、“止步,高压危险”、“未经许可,禁止入内”三类标志牌:安装在每个隔离开关室大门前。
        五、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针对现场运作的不足,不断完善拉合尔橙线地铁接触轨系统运作,助力橙线地铁顺利开通。
        参考文献:
        【1】于松伟.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安全防护.都市快轨交通.2010
        【2】安顺车辆段运作手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