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江金光
[导读] 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近年来体育教育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各种新兴体育运动也随之被应用到校园体育教育之中,并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较大帮助,而舞蹈啦啦啦操则正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江金光
        福建省闽侯县荆溪中学      350101
        摘要:在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近年来体育教育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各种新兴体育运动也随之被应用到校园体育教育之中,并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较大帮助,而舞蹈啦啦啦操则正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基于此,本文对舞蹈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发挥出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目标,为舞蹈啦啦操的有效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能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舞蹈啦啦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育教育

        引言: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以音乐为衬托、融合多种舞蹈动作及体操元素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着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活跃气氛的作用,同时还有着很强的团队性、互动性、融合性及感染力,无论是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聚焦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都能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针对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影响的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舞蹈啦啦操虽然具有着一定的娱乐性质,但其在健身方面的作用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对于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舞蹈啦啦操复杂、多样的动作组合更是能够使其身体各个部位的发育得到有效锻炼,实现身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而在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其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认同度自然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例如从运动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舞蹈啦啦操的动作似然比较多样,但绝大多数都属于全身动作,需要通过全身各个部位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如果能够规范完成这些动作,那么就能够让肌纤维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提高肌肉活动的神经调控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大大提升[1]。另外,从循环系统技能的角度来看,舞蹈啦啦操节奏明快、动作舒展的特点则能够对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产生良好影响,使血液运氧能力、人体局部血液调节能力、脑细胞供氧能力、大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进而达到改善新陈代谢、减少乳酸堆积、稳定血压的效果,这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同样有着很大帮助。
        
(二)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舞蹈啦啦操不仅融合了多种舞蹈动作、体操动作、舞蹈风格,同时还将音乐、表情、服装与动作紧密结合了起来,无论是表演活动还是竞技类比赛,都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并将多样化的美感集中呈现出来,而学生在观看、学习舞蹈啦啦操时,也必然会受到各种“美”的影响。例如观赏各种源于健美操、艺术体操、拉丁舞、形体芭蕾的组合动作时,学生能够感受到直观且极具冲击力的视觉美感;而伴随舞蹈啦啦操表演播放的音乐,则能够给作为观众的学生带来等音乐美;从舞蹈啦啦操表演者身上,还能够感受到来自于良好身体素质的健康美以及优雅、自信的气质美。在多种美感的长期熏陶下,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而其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实现审美能力、审美素养的有效提升,这同样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
(三)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由于舞蹈啦啦操本身就具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无论是灵动、优美且富有创意的动作,还是表演者饱满的表情,亦或是极具特色的服装、动作组合,都很容易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通过在舞蹈啦啦操的影响下,校园内往往还能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活泼、轻松和谐的氛围,这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显然是很有帮助的[2]。例如在当代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往往都存在着抵触心理,不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会因此受到较大阻碍。

但如果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学习舞蹈啦啦操,或是定期在校内进行舞蹈啦啦操表演,那么学生与表演者形成情感共鸣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热情与运动欲望,对于体育活动的抵触心理也会逐渐消除。最终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推进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四)树立正确精神导向
        舞蹈啦啦操作为新兴体育项目,与各种体育精神也同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校能够积极组织舞蹈啦啦操学习或表演活动,将这一运动项目在感染力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各种体育精神也会随之得到体现,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精神导向。例如从表演形式上来看,舞蹈啦啦操通常是以团队表演的形式出现,无论是对舞蹈啦啦操的学习、表演,还是观看舞蹈啦啦操时表演者的协调配合,都能够使学生对团队合作这一体育精神产生更深的理解。而从表演风格上来看,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舞蹈啦啦啦操则能够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运动、生活的乐趣所在,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整体上来看,这些道德品质、精神思想都是现代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支持。
二、利用舞蹈啦啦操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正确认识舞蹈啦啦操
        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将舞蹈啦啦操应用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之中,首先就必须要对舞蹈啦啦啦操形成正确的认识,客观看待舞蹈啦啦操在健身、美育、教学创新等各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根据舞蹈啦啦操的特点与价值所在来制定针对性的应用方案,从而将舞蹈啦啦操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例如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舞蹈啦啦操虽然具有着很强的健身作用,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与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却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体现,对此学校就需要树立明确的长期性目标,将舞蹈啦啦操教学及表演活动常态化,使其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长期持续的积极影响[3]。
(二)建立校内啦啦操社团
        舞蹈啦啦操的动作组合较多,动作本身也比较复杂,如果仅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不仅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能会因学习进度过快、学习难度过高而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还需在将舞蹈啦啦操融入体育教学的同时,建立舞蹈啦啦操运动社团,鼓励对这项体育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组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舞蹈啦啦操的学习、训练与表演,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同时由于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学习进度,因此其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保证。
(三)重视指导队伍建设
        舞蹈啦啦操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表演者并不多,在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指导教师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而在指导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即便学校能够在资金、课时等方面给予极高的支持,学生的舞蹈啦啦操学习也必然会面临巨大阻碍。面对这一情况,学校还需提高对专业指导队伍建设的重视,建立常态化的体育教师培训体系,邀请舞蹈啦啦操表演者到校对教师进行指导,或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专业表演团队所在地进行学习、实训,以帮助其尽快掌握舞蹈啦啦操这项体育项目,实现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舞蹈啦啦操传授给学生,并使舞蹈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
        舞蹈啦啦操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无法将自身学习成果展现出来,那么其学习热情就会大大减弱,舞蹈啦啦操本身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会随之降低。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学校还需定期组织舞蹈啦啦操表演、团队表演比赛等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展示自我,这样在参与表演或比赛后,学生能够获得愉悦的活动体验,对于舞蹈啦啦操的兴趣也能够得以保持下去。
        结束语:总而言之,舞蹈啦啦操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审美意识增强以及校园氛围营造、精神导向等方面,而要想实现对舞蹈啦啦操的有效应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将其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出来,则需要在社团建设、实践活动组织等方面采取合适的策略。
参考文献:
[1]翟小红.舞蹈啦啦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讨[J].才智,2019,(06):131.
[2]万玉玲.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7,(47):147.
[3]张婉文.舞蹈啦啦操在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及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5):2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