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出彩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姬淑华
[导读] 情境教学是一种可以实现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基础体育课中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情境教育,以期为相关的教育探索提供参考价值
        姬淑华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南校区221000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可以实现的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基础体育课中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情境教育,以期为相关的教育探索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课堂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普及,绝大多数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性情活泼,很容易分散体育锻炼的注意力,教室的课堂效率低下,干扰体育锻炼,最终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师已开始根据新的课程改革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加体育学习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相关知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育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兴趣,缩小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小学教师通过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减轻教育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情境教育在小学体育中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中的情境教育具有许多含义,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小学生非常活跃,对新事物非常好奇。但是,正是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导致小学体育课堂容易混乱。小学体育中的情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教育状况,改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氛围,提高教育状况,还使小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活动,小学生意识到了体育学科对体育的吸引力[1]。另一方面,小学体育中的情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体育运动不仅是提高学生体力的一项教育活动,而且是发展学生美学的重要过程,使他们对体育学习更加感兴趣。

2基础体育中的情境教育的多种策略
2.1创建游戏情境
        小学生天生爱玩,喜欢玩游戏,因此,为小学体育课的学生设计一些游戏环境尤为重要。这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积极为他们编写更多有趣的体育游戏。学生只有在觉得有趣的情况下才会积极参加体育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充分体验体育的乐趣,在此同时学生可以学习特定的体育知识、获得一定技能的学习,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并赢得满意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可以开展“报数追逐”体育游戏活动,将原本普通的接力跑教学转化为一个耳熟能详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对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率。通过创造游戏环境,学生不仅可以感到快乐,而且学生与运动之间的距离更窄,从而改变了以前的运动态度,最终的教学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并为将来的小学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创建问题情境
        在基于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室中创建问题情境不仅是建立学生知识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于实施新的体育课程也是必要的。在这方面,最前沿的大多数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新的课程改革和新的要求,积极更新其教育观念。也就是说,它合理、科学地解决了问题,并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思考与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小学生更多地关注体育教育[2]。


        例如,在一个短跑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在课程前提问学生诸如“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短跑明星呢?”“同学们有没有和家长一起晨跑过呢?”之类的问题,以便学生可以大致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生的兴趣高,就可以掌握所需的运动技能,帮助学生了解短跑的基本知识。当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个别问题可能回答不上来,这就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答案的积极性,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2.3创造音乐环境
        音乐是包含情感的艺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结合幽默的语言和个性魅力来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尤其是,身体素质低下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优化学生的心理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给学生一些体育动作后要求学生进行锻炼的时候,可以借助音响播放一些活跃、欢快、正能量的音乐,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欢快的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4创设多样化实践情景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原本形式枯燥、动作单一、运动所需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耐力跑等。如果这些练习方法不能创新,而一直沿用传统的你讲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探索和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并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
        例如,可以将上述的耐力跑演变为变速跑步、间歇跑步、跟踪跑步和定距离跑步等锻炼方法,调节学生的学习内容,并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练习的兴趣。还可以更改跑步环境,执行各种图形跑步(点划线跑步,多边形跑步,八字符跑步等),越野跑步,复杂跨栏跑步等,以使学生感觉到体育学习的乐趣。跑步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以变相调节学生的情绪,分散学生注意力,稀释耐力跑步的无聊感,保障所有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锻炼项目之中,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生质量。
2.5注重个人差异进行分级指导
        小学生的体力和心肺功能可能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在实际课堂上,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分层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运动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水平,为每个水平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结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各个水平的学生都有成功的经历,并且努力奋斗增强勇气。
        例如,有些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天赋强,老师可以重点关注培养这些孩子们的体育特长发展,帮助他们发挥运动天赋,促进核心能力的培养,有些小学生体育天赋较弱,不爱运动,老师也要赋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支持,提升他们对于小学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发展自身的体育能力,做到协调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个人差异进行分级指导。

3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情景教学可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质量,增强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能力。因此,作为体育老师,必须真正实现改善思想意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教育效果,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体质,让小学体育课堂出彩。

参考文献
[1]孙士凯. 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亚太教育, 2015, 000(029):185-185.
[2]林全.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尝试[J]. 青少年体育, 2006, 000(001):13-14.
[3]梅春求.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尝试[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