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泽
昆明市宜良县清远小学
摘要:我们知道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观察并感受生活,从中获得美术上的素材而进行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小学美术的教学在这种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引导学习,学生们会有更深的感悟,以前的传统教学就是在课堂之中,老师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学生们并不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但是将美术内容生活化,就能提高学生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小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审美观。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分析与策略
其实我们所学的一些学科和生活都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美术来说,更是和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所以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术知识,小学生们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生活对于美术的一些作用和价值,运用一些生活知识来解决美术中的问题,从生活中认识美术的美。
1 小学美术运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美术这一门学科其实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提高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阶段从学业压力和时间上都能更多的接受一些新的知识,所以老师要启发并教好美术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来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在很多的领域也有非常多的成就,在美术领域,我国就有很多的美术作品远近闻名,大多数作品都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比如《齐白石虾图》,齐白石之所以能将虾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因为他在生活中对虾进行细微的观察,不管是虾的构造还是虾在水中的动态,他都观察得非常透彻,所以才有了笔下最写实的对象之一。不管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这些作品都是对于生活有充分的观察与了解之后再画出来的,并且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有一些老师还是比较传统,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快的学会知识,只是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绘画的技巧,并没有重视并启发学生们在生活中的发现和观察,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不具备了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什么现在在美术教学中会有一些外出写生的课程,就是因为要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观察,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美术能力,一个不会观察的学生,画画就不会注意细节,画出来的东西空泛粗糙缺乏神韵,或者出现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对于学生的美术素养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老师一定要发现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的提高对于美术的生活化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
2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方法
2.1 创设一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情景
现在我们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生活化的教学已经慢慢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效果中却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学生们还是会把美术和生活分开来,所以为了能够让生活化教学更加的深化,就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思考。在现在的教学背景下,生活化的教学要和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老师一定要牢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这个目标,通过多种生活化方式手段,贴近生活的进行导入和教学。比如二年级的《瓜果飘香》,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个水果盛宴,让学生在摸,看,闻,尝的同时,对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认真观察,进而总结不同水果的外形形状特征,内部结构和细节特征等,既满足了学生轻松快乐的心理需求,也明确了教学的目标,让学生们更加有代入感,进而提高审美,提高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自己感受到在生活中对于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老师在创设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时候,要有创新精神,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心情变得非常的愉快。对于生活化美术教学情景,一定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的生活情况,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并能把创作和生活贴合起来,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更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创新和构建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教学效果十分好。
2.2 让学生们多观察生活,积累一些素材
对于教育来说,生活是一个基础部分,而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能够给生活提供一个更好的服务。美术这一门学科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它需要人们有发散性的思维,并且心思细腻缜密,能够观察到生活中的一切,所以说在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就要做一个领路人,要引导学生们对生活进行观察,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观察的目的,计划,观察过程中的思考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只有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才会观察,才会多观察,进而才能把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发散性的思维创造,长此以往才能不断地积累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并能举一反三。反之,如果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对生活感受匮乏,那么在创造美术作品时就会感到吃力,不知从何下手。
除了掌握观察的方法,我认为还需要一个好搭档——好奇心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更应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兴趣。小学生对各种新鲜的事物都非常好奇,老师们就要引导他们保持这种好奇心,比如春天有哪些花会开?谁最先开放?夏天的田间或树上有哪些动物叫唤或鸣叫?秋天是不是所有的树叶都会落下?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好奇心能让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其他美好,并将这些美好带到课堂中去,这样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掌握一些美术知识。其实老师在讲解一些美术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提前去进行体验,在讲课的过程中,组织学生们进行思考与讨论,让他们大胆积极的发言,孩子们在交流与讨论的时候,印象就会更加的深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接触到学生们对于生活的认识了解情况,通过学生们交流和合作式的学习,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
2.3 让学生们根据生活自己创作
小学生们年纪小,还是一群孩子,孩子都是天真的,他们脑子里的想法和成年人是不同的,而美术这一门学科正是需要这样和常人不同的思维,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所以作为美术老师来说,要多让孩子们进行自主创作,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来进行创作,老师不应该有所限制,因为美术作品有很多的流派,抽象派的画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们的美术表现其实都是对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作为美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们对生活的感悟来进行创作,用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想。比如说学生们都喜欢去动物园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就需要把这些小动物的形态表现都记下来,回到学校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回忆在动物园的一些场景,并让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们说一说,互相之间的感觉,他们是非常快乐的,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将在动物园参观时候所发生的事情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他们脑海里有这个场景,所以画出的作品就会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十分的真实,并且孩子们也会兴趣高涨很乐意的进行创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经常带学生们出去写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他们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都是真实的,所画出来的东西也就更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如果条件不允许外出写生,我们在课堂中也可以带一些教学工具,比如说要让学生们进行植物写实的时候,就可以带一盆小的植物放到讲台上,让他们进行仔细观察,触摸到真实的植物,他们画出来的作品就会更具有真实性,在绘画的过程中脑海里也会有一些构思。生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将美术教学生活化,可以让美术知识变得更加的直观形象不是那么的乏味。
3 结束语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运用生活化教学,老师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融入生活化的东西,让学生们能更加仔细的观察生活,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也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作为美术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让美术更加贴近于孩子们实际的生活,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去感受到生活的美。
参考文献:
[1]丁海华. 联结生活,感知审美存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 小学教学研究,2014(02).
[2]杨开庆.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的运用浅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7(8).
[3]陈红. 关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2).
[4]李智杰.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J]. 学周刊,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