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陈婉婷 刘大多
[导读] 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自始至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陈婉婷    刘大多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摘要: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自始至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音乐课程被称为副课,因为并不会有较为正式的考试与考核,学生以及老师都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但实际上,音乐能够给人以美的熏陶,能为人带去心中的烦闷与乏味,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以及培养情操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全面施行以来,对初中音乐教学给予了重视与要求,主张音乐课程应当致力于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现如今,流行音乐逐渐占领主流音乐市场,中学生对其热爱则更胜一筹,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育;影响;策略   
        引言
        流行音乐是指被大众喜爱且广泛传唱,流行一时或流传后世的歌曲或乐曲,通常形式活泼、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传唱度较高。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在不断调整和改变,但是音乐教育对于初中生综合素质和音乐素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提高对于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违背教学大纲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导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1流行音乐的定义
        美国是现代流行音乐的发源地,欧洲音乐与非洲音乐的融合以及其他音乐文化的融入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广泛传播,受到大众的喜爱。英国音乐家柯伯特·劳埃德认为,流行音乐处于民间音乐与艺术音乐之间,它与两者有着重叠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界限。与民间音乐相比,流行音乐有着明确的作者,且音乐风格多样,传播范围广;与艺术音乐相比,流行音乐则更具娱乐性,通俗易懂,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因此,流行音乐还可以称为通俗音乐,是深受社会大众中广泛喜爱的流行音乐。同时,音乐有着较强的娱乐性、时代性。当前社会生活中,提到流行音乐,学生会想到周杰伦、刘德华、五月天等歌星或组合的作品,这些音乐作品传唱度高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流行音乐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此外,流行音乐大部分以填歌词,以人生作为音乐的主要音色,有着鲜明的节奏,且大多以情歌为主,具有非常强的表演性。
        2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影响
        当代中学生普遍对流行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课余也时常讨论流行音乐偶像。在学生群体中,流行音乐能广泛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老师可将流行音乐作为激发学生对音乐浓厚兴趣的切入点,借助流行音乐,向学生普及专业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流行音乐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类型,同样具有深刻的音乐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将流行音乐引入初中音乐课堂,能使学生感受到初中音乐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学习,为提高其学习效率和音乐素养奠定了基础。
        3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的教学策略
        3.1正确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探讨流行音乐来为学生普及乐器知识和音乐内涵,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走向理性,在欣赏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同时,完成积累音乐知识和提高音乐素养的目标。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有很多歌曲的填词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经历聆听→欣赏→鉴赏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既学会听,又掌握音乐背后的种种乐理、乐器知识,引导学生对流行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比如,周杰伦的一些歌曲的歌词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如《青花瓷》《东风破》《上海一九四三》《菊花台》《千里之外》等。学生可在欣赏这些流行音乐作品的同时,学到相应的乐器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比如,《青花瓷》中运用了竖琴、笛子、架子鼓,《千里之外》用到了琵琶、古筝、二胡,既弥补了传统音乐教材的不足,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也引导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思想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3.2通过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导入音乐课堂教学
        流行歌曲可融入音乐教学中,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不能一味地增加流行音乐的教学内容,从而忽视了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应该以教材中的内容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本末倒置。在日常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先利用流行音乐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将流行音乐与教材内容充分地融合,缓解学生对教材中音乐作品兴趣不足的现状。在学习和赏析民族音乐时,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不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从而难以理解民族歌曲中存在的内涵。教师在讲解此类歌曲时,也只是停留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层面,所以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古风歌曲比较流行,传唱度高,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许多古风歌曲都是旧词新唱,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因此,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古风歌曲进行教学。比如,在人教版音乐教材中的《化蝶》,教师可以选择吴奇隆演唱的《梁祝》,帮助学生通过比较通俗易懂的歌词了解到该故事的情感基调,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解音乐曲目中包括的含义,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3应用模块适配教学法
        模块适配教学法是教师在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板块选择与之匹配的教学方式。比如演唱歌曲则要更多从歌唱教学法入手,学习了解多种不同的乐器则要多从器乐教学法入手,涉及节奏与节拍时则要从律动教学入手;传授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时,则可以考虑用信息技术法等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比如教材中《活动与创造——音乐沙龙爱乐驿站》的板块更多涉及的是与该单元有关的课外音乐知识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主导这一部分,包括让学生们参考教师平常针对不同教学板块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自己搜集音乐素材,自己试着编写音乐教案,自己来当一回“老师”。该方法可以与下面分析到的小组合作法结合运用。采用这一教学策略既能够以更贴合于学生学情特点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也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尝试的机会,让学生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一场音乐教学课。这与本文开篇提到的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支持学生自我表达是一致的。
        3.4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在开展初中音乐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标,还应当采用科学的手段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和激发起学生们在音乐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师引入流行音乐的同时,学生们能够时刻谨记自己的学习任务,充分吸收和理解流行音乐中做包含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引导学生对流行歌曲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适合初中生成长的音乐形式和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利的内容,不断丰富学生们的思想认知,使课堂的学习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引导学生借鉴其中对自己成长有利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品味,提高学生们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以实现之前确立的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初中音乐课程作为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想象力与综合素质的学科,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努力将流行歌曲、流行元素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更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学习思维,释放学生学习的压力,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冬梅.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7(9):21.
        [2]徐婷婷.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分析[J].通俗歌曲,2016(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