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利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逐步加大,满足了各方面的生产生活需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使水利工程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本文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结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措施,有利于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有机结合;
1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的有机结合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每一项水利工程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建设期的资金投入、后期的资金回报和项目效益的发挥需要通过项目运营阶段来实现和突出。因此,有必要从水利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提前考虑管理运营和资金配置。
(2)水利工程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密切相关的,很难分开。在项目运营的后期,我们可以将其视为项目建设阶段的衔接部分。项目建设完成并不意味着项目结束。可以说,每一个项目,尤其是与水利相关的项目,其受益期都处于后续运营阶段。在这一阶段,水利工程各阶段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顺利实现的前提[2]。
(3)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角度看,如果工程建成后不重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就不能有效发挥工程的相关功能和效益,那么以往的工程建设就没有实际意义,前期工作也就形同虚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提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就成了空谈。
2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2.1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没有很好的连接点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受固有的管理模式影响,管理工作没有得到严格落实,特别是在建设阶段,相关工程监理人员对建设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没有对后期运行管理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导致后期运行管理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后期运行管理负责人也没有提出对项目不熟悉,经常导致运营管理决策失误。施工单位与运营管理单位沟通不畅,衔接不够完善,协调性差,给后期运营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不利于稳定运行。
2.2项目规划不强调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水利工程建设与规划、设计、管理不相结合,导致建设方案不合理。将施工与项目计划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缩短项目进度,节约成本。然而,在我国水利工程初步规划中,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合作,导致运行管理与建设脱节,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较好的工程效益。
3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
3.1可行性研究阶段
从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分析来看,把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注重两者的结合和出发点,以体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性,可以从水利工程的风险评估、投资管理和管理组织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水利工程研究阶段,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主要方向是项目资金来源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管理的预算工作和整合方案,提高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要对水利工程风险进行评估,有效区分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有效控制投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3.2设计阶段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相结合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创造性行为。水利工程确定后,进行工程设计工作,通常是指从设计开始到接到设计任务后完成施工图的阶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发布科学合理的工程图纸。这样,我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节省资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分开进行时,要求不同部门出具工程施工图和运行管理计划图。如果双方不能完全理解对方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将是两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很难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施工管理部门和运营管理部门难以有效配合,影响问题解决进度。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把工程建设与运行结合起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
3.3加强工程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理是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控制手段,是加强施工期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质量监督,需要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制度和管理制度来实现。首先,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和完善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法规体系。要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制度,让法律深入到建设的细节中,从实际和国情出发制定法律法规,强调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其次,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还应根据自身的行为和活动制定相应的自我约束制度,并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防止质量下降的制度和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工程建设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责任人,做到有法可依、责任有追,从而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最大效能,实现相互促进工程质量监督[4]。
3.4确保资金充足
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消耗资金较多的工程。确保资金充足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资金不足,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一些项目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搁浅。一段时间后,工程可以恢复施工。但还需要重新调查检查,以往工程建设的浪费可能会刺激资金的增加,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多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议建设单位和水利部门做好水利建设前期的融资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开展资金筹措,并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计划,特别是对银行贷款,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贷款计划,尽量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贷款,防止前期贷款过多,导致利息增加,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成本。
3.5施工部与作业部的相互监督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需要工程建设部门与后期运行管理部门相互渗透、相互监督。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部门应安排相关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实时现场监督,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工程建设数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时发现与工程有关的问题,并发现项目负责人对具体情况进行查询,并要求及时整改施工不到位的地方,为以后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水利工程建设部门还应在项目运行管理阶段进行相应的监督,了解运行管理部门是否严格按照项目的有关规定开展管理工作,如发现不合理情况,要求管理方及时整改,全面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也是一个水系众多、水系复杂的国家。但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地区的水系布局并不均衡,因此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举措,也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环节。要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工作效率,必须做到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从设计阶段考虑运行管理,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充足,促进水利工程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肖海红,张鑫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现状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245-246.
[2] 吕良军.试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创新途径[J].智能城市,2019,5(24):82-83.
[3]周永正.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2365.
[4] 秦晓明.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