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白雨航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我国音乐的教学模式也不断更新调整中,在新时期环境下,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积极融入流行元素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流行元素更容易被当代学生接受和理解,在音乐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校音乐教师需积极改善教学方法,重视流行元素的教育意义,进而培养具有更高素养的音乐人才。
关键词:新时期;流行元素;音乐教育;现状与改善
引言
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优质的音乐作品,这样的形式就能起到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乐感的双重作用。是音乐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还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1新时期流行元素融入音乐教育的意义
运用流行元素进行音乐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效释放情感,并能深入探讨音乐魅力,不断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创作出更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教师将流行元素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更有亲密感,可以通过音乐联想到生活,提高学生对音乐元素的应用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具有重要价值。流行元素融入音乐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2新时期流行元素融入音乐教育的现状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可或缺,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学校音乐教师十分匮乏,不利于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实际上,我国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人对于音乐的学习还不够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少,给音乐教育带来较大压力。在实际乐音教育中,由于音乐教师缺乏,通常一位音乐教师要承担多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音乐教师很难集中精力实施教学指导,只能在大教室进行统一授课,削弱了音乐教学的专业性。音乐教师不仅要教音乐,还要承担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通常无法细化音乐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学生音乐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实力,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学期都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重视教师的科研成绩。因此,音乐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各方面的教育需求会为音乐教师带来更大压力,学校要引起重视。
3新时期流行元素融入音乐教育的建议
3.1以唱为主,培养学生的乐感基础
唱歌是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的基础之一,所以音乐老师在具体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同学们能够开口唱歌,重视学生的歌唱练习。音乐教师在练习同学的说唱能力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和韵律感都比较强的音乐,对学生的说唱进行练习,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找到节奏感和音准,从而能够降低说唱练习的难度。举例来说,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将我国经典的爱国歌曲《飞行军》作为学生音乐乐感培养的导向性作品。《飞行军》其歌曲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强、歌词简便、韵律简洁,所以这首歌可以作为学生音乐乐感培养的基础歌曲之一。而且作为经典的爱国主义歌曲,培养学生乐感的同时,还能够传递出爱国主义的情绪和情绪,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在学习本首歌曲的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行清唱学习,在清唱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作品播放然后进行歌唱练习。每个学生进行清唱的练习,达到一定时间之后,就可以将班级学生组合起来进行班级的大合唱。通过班级合唱自我清唱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培养到自我的音乐乐感,领略作品的深远含义。
这样分阶段式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习,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乐感的同时,还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2提升音乐教师文化素养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做到真正地渗透文化底蕴,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音乐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外,更应该具备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对文化知识的认识了解及深刻把握与理解,如之前提及的书法、诗歌、典籍、风土人情、民俗建筑等,在熟悉甚至通透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将自己所掌握的音乐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成为一名专业精湛、知识渊博的音乐教师,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为此,音乐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除了按时参加相关的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还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补充传统人文知识,并注意做好积累和教学实践与补充完善,努力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富有魅力学习型专家型的高中音乐教师,实现为人师者的价值。
3.3以主题活动为支点的趣味教学
以《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为例,这节课的欣赏作品是《第二十三(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九(合唱)交响曲》,学生需要掌握奏鸣曲与交响曲的特点。以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人为代表的音乐风格可归为古典音乐,教师可以借此设计活动,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古典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焕发活力,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有哪些流行音乐是融合了古典音乐的,比如陈奕迅的《给爱丽丝》就是一首改编自古典音乐家贝多芬的乐曲的歌曲,经过林夕的填词与陈奕迅的演绎,成为一首兼具古典风味与现代风味的流行歌曲。又如周杰伦的《夜曲》,这首歌曲的词曲都展示了创作者扎实的古典音乐基础,同时搭配rap的流行音乐元素,让这首歌曲在视听效果上独树一帜,令人过耳不忘。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个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自主搜寻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混搭的歌曲,并在课堂上进行音乐推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音乐本身的多元形式以及多种演绎方法,提高学生音乐认知的全面性与立体性。
3.4音乐学知识体系重构
在当今时代,随着人类音乐知识认知的不断加深,音乐知识的总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音乐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多,音乐在人类社会的传承传播越来越普遍,旧有的音乐学知识体系划分可能无形中使音乐学处在一种自我禁锢的状态中,我们重构音乐学的知识体系,重新认识人类音乐知识的新增长和新变化,并规制新的知识秩序,打破在不同知识学科之间的建筑高墙,是为了消除学科知识之间的壁垒,包括那些隐形的壁垒,将音乐学这个封闭的知识体系变成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使得知识创造、知识更新、知识传承、知识传播更加有效和便利,促使人类社会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谐共存。
3.5引入流行音乐,保证音乐教学质量
当代音乐教师应该对流行音乐有所认知,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特征,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流行音乐。比如在课堂上播放李志的《南京》、毛不易的《消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听后感,并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流行音乐创作技能。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了解各种流行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到更多音乐内容,在音乐练习中掌握更多更好的技术技巧。
结语
综上,音乐教学创新时,要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曲目和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流行音乐艺术独具个性,深受学生喜爱,影响力极深。新时期流行元素融入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带动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中兴.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2):41-43.
[2]张静.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