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庄国荣
[导读] 我国一直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
        庄国荣
        吴江区桃源小学  
        摘要:我国一直在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场全新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为提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体育;有效教学
        
        一、前言
        合作对人们未来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只有合作能让个人的单力变成合力,从而让人类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在目前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突破和发展,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被教师广泛地运用到教学课堂中,这也是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点。
        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本文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进行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正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
        小学体育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责已经从简单的传授知识变成了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要更多的把主动性还给学生。可以说,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定位,更多的像一位进行意见交换的参与者,维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小学体育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握自己的身份,正确地认知自己的身份,才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开展。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需要不断的进行转变,从合作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向帮助者甚至向激励者转变。这需要小学体育教师掌握合作学习的进行情况,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学生初步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促进作用,需要根据学习的难度和学生参与合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老师需要对小组合作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跟他人的合作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又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说,在具体的实际环境中,教师如何变化角色进行合作学习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的课题。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意见和学习的理论进行传音和牵引,对学生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建议。并且,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观点加以综合,为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要想顺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小组。

教师应该全面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基础、个性心理、体育运动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使小组中的每个学生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差异,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小组分组,可以先让学生以表格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帮助教师迅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科学分组创造条件。同时,教师要合理规定小组的规模,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讨论中,小组规模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可以由4到6个人组成。总之,教师建立的合作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围绕体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建构主义理论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体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中依旧处于绝对控制地位,他们安排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所有的活动都由教师一手安排。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也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挥主体性。具体而言,当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后,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相互交流思想,而不要直接让学生讨论那些在教材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样的合作探究活动会流于形式,教师可以生成一些新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我在教学穿越障碍这部分内容时,为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教材中介绍的穿越障碍的方法之外,你们还有没有其他可以穿越障碍的方法?然后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得出更多的穿越障碍的方法,最后我让学生再次思考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并让学生付诸实践,验证他们的答案。学生在验证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四)改进教学评价
        不管什么教学活动,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这样才能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发展性评价观。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更要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特别是小组互评。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获得的体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发展程度最为清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定位自我,正视自己的不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应用这种模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升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春艳. 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 成才之路, 2012, (35):93.
        [2]孙晓峰.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 2018(1):90.
        [3]赵蕾. 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 明日风尚, 2016,(18):188.
        [4]王宗佐.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 2010(11):12.
        [5]许佳. 团队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运动, 2014, (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