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新民小学 41000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家庭和国家的一种认同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自古以来在历史更迭中,它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每位中国人需要具备的精神内核,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是素质教育教学时代下教育部门提出的教学要求,为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美术课程,阐述了当下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美术;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一、美术教学现状的基本概述
(一)“核心素养”认知不全面
就目前来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存在偏差,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始终将工作重心集中于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对小学生绘画技巧培养的关注度,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化在影响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对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师职业素养有待完善
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对课程教育教学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但据调查目前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员,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活动的设置随意性较为严重,不仅无法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目的性训练,此外在对绘画技巧的培训和管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
二、美术活动有效性开展策略探析
经过教研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实践,发现将“游戏化”教学实践于小学美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此外在如下几方面也表现出了显著优势——增强小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激发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就目前来看,为确保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工作者需做好如下教学工作: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者培训体系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引导,因此从某方面而言,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程度以及自身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对美术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言也具有重要影响。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化了解核心素养课程,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工作者培训体系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就是教育机构的管理者需定期对小学生教师进行专业性讲座,确保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真正含义,并在正确对待核心素养教学意义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的游戏方式展开教学,确保美术知识讲解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小学生园也需对教育工作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引进对口专业教师,在构建专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确保美术活动设置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以此来将美术活动效果最大化发挥,为小学生美术精神的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创设游戏化教学情景
就目前来看,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化教学情景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做出的重要战略性教学手段。
从某方面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度,与此同时在培养小学生美术意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美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兴趣度的高低对于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从某方面来讲在进行情景创设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从小学生的兴趣度出发,即创设能引起小学生共鸣的游戏化情景,以此在调动小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在积极推进高效美术教学的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规划,是提升学生学习美术核心素养的前提。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美术基础有一个充分全面的了解。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能够根据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内容,避免部分学生被冷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思路,是老师要我学。以“学生”为中心则要求是“我要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态不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紧紧围绕学生个性开展教学实践与创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绘画技巧训练游戏教学策略的概述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绘画技巧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对于技巧的掌握度从某方面而言,对他们后期课程学习和自我表现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绘画技巧训练游戏进行技巧训练是极为必要的。但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进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为确保训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小学生把所学较为抽象或难以理解的理论转变为具体、形象的内容,以此来降低课程学习难度。
(五)教学目标设置中秉承着生活化教学理念
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对于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将生活化教学理念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相结合,从某方面而言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程学习和理解的难度,也从根本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美术课程包含众多的知识点,在传统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目标大多围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学生学习积极性被不断削减的同时,还极易导致他们抗拒心理和畏难情绪的产生,为此在制定现代化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时,教师们需将道德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激发以及核心素养塑造纳入教学计划中,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时,教师们还需根据学科教学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灵活制订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在确保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降低课程学习难度,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原动力。
三、结语
简而言之,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有效性开展美术活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美术学习习惯,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发展方向,为此在课堂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科学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创设游戏化教学情景外,还要积极探寻游戏道具的多种用法,最终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雨晨.小学生美术游戏开展现状及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51-54.
[2]刘袁霞.小班美术游戏材料的制作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9,59(5):179-180.
[3]黄小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活动的开展[J]. 好家长,2017,12(3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