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未然
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 北京 102249
摘要:本文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相结合,了解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对策。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资料查阅,分析大众体育开展的现状。目前,大众体育发展不容乐观,高校体育对大众体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联动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有效的发展途径及指导。
关键词:高校体育;大众体育;联动发展
一、引言
大众体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物,发展程度与国家的文明程度密不可分,通过对大众体育的发展程度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综合国民素质。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个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同时体质不断增强。因此,学者提出,体育活动能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及合作,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明显的作用。
目前,社会体育发展非常迅速,国民素质提升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因为受到了诸多方面的限制及影响。其中场地、设施、锻炼理念、经费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创新和体育改革,大众体育的发展工作及研究工作进程相对较慢。相比之下,高校体育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如果能够实现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联动,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大众体育实现科学健康的发展,有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二、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现状
(一)高校体育现状
在对高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频率较低。只有不足36%的学生能够保持一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有8.4%的学生能够坚持两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从运动的频率上来看,以一个星期为单位,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1~2次的锻炼频率。有少部分学生能够保持3~4次的锻炼频率,极少有学生能够每天参与运动。有的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实力比较有限,体育指导员的配备不足,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项目较为简单和机械。
(二)大众体育现状
在大众体育中,老年人成为了主力军。这一部分群体会产生不同的疾病,能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工作压力较大,家庭负担重,因此缺乏锻炼时间和意愿。有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年龄小,身体状况好,不需要锻炼,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必要性。因此,参与的能动性较低,同时参与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不容乐观。
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大众体育的锻炼项目非常丰富及多元,其中跑步、散步等项目备受关注。这类项目不会受到各类器材和场地条件的限制,运动量不高,老少皆宜。目前,健身操、广场舞、武术、僵尸舞发展迅速,并且受到了女性朋友的喜欢。这些锻炼项目的运动量适中,同时动作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因此成为了大众体育之中的主要活动项目。
大众体育的发展速度较慢。首先,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偏低。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之中,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的工作人员,大众体育中的指导人员较少。大众大部分是自发参与体育锻炼的,有的人没有获得体育指导员的指导。
其次,大众体育的场地设施较为匮乏,现有的基础设施跟不上大众体育的发展需求。已有的健身器材破损非常严重,居民只能够在公园、广场等非正规的体育场所中参与大众体育活动,这些严重制约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案。最后,国家对大众体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偏低,宣传力度不足。管理人员以及指导人员的知识层次,文化水平不高,个人对体育的认知不够充分及全面,因此难以为大众体育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
三、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与联动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设施和资源共享
对于高校来说,自身的体育专业资源非常的丰富。其中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比较全面和深刻,如果能够让这些人才主动参与大众体育锻炼和指导工作中,就能够为大众体育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大众体育中也有很多的特殊性人才,这些特殊性人才也能够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依据。在体育设施方面,大众体育主要以早晨和傍晚为主,这个时候,学校的体育设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能够满足大众体育的锻炼需要。学校可以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重要作用,为群众的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指导。另外,这一点也能够有效的缓解高校体育经费紧张的问题和现状。
(二)高校与居民组织联谊活动
高校学生可以与居民积极组织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对彼此的了解。目前,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在联谊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和自然。学会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社会,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业余文化生活经验,。高校学生可以与居民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各种表演和竞赛活动,主动邀请居民参与学校的运动和阳光体育活动中,通过这种形式来促进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齐头并进。
(三)大众体育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
国家积极倡导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众体育能够为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及平台。学生可以主动地利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丰富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深入社区和单位,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计划,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四)高校体育书籍向大众开放
高校的体育资源非常丰富,高校可以直接通过免费开放借阅卡的形式,让公众借阅相关书籍,了解最新的体育动态,进而满足个人的知识需求。高校还可以组织体育书记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向居民宣传与体育建设相关的知识。保障居民能够意识到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掌握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及策略,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资源共享的形式能够更好的体现高校的专业教育资源优势,促进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联动发展符合各自创新和改革的实质需求,高校需要关注设施与资源的合理共享,真正实现与大众体育之间的紧密联系。高校可以与居民一同组织开展各类联谊活动,社会也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让高校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高校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确保体育书籍向大众开放,满足大众的知识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黄红平, 曹巧玲, 伍勇,等. 社区居民体育锻炼促进的"学校,社区联动"模式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010(002):194-195.
[2]陶成武.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探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 028(001):3-6.
[3]党磊, 袁玉涛. 高校体育场馆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