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珂
武警警官学院部队管理系
摘要:当前,随着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如何培养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基层一线带兵人的目标是每一所第一任职军校所面临的一到现实课题。本文依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军校教学的实际,对如何提升军校教学水平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教学模式;素质
一、当前军校教学水平现状剖析
目前大多数军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各个地方高中的青年学生。他们大都习惯了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同时自制力较差,面对训练强度增大,学习压力增大的军校生活,容易产生强烈的迷茫感,不知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而军校进行的多学科专业学习,不仅要求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学习与军事训练相关的知识。有些学生极其不适应这样的模式,难以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加之军校的个别学科过分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提高。虽然军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兢兢业业的好教师,都很注重学生们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大家也很注重育人,多给学生们讲道理、摆事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专业知识细化,分工到不同的任课教师,而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这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差异或断裂,不能形成合力,对于促进学生综合专业知识的提高方面,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提升军校教学水平的几点思考
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且即使理论上有教学方法的创新,也缺乏实际新方法的应用。在笔者调研中发现,个别老师在平时的授课当中,由于多年教授同一门课程,对所教授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再加上新教材配备的多媒体课件,或者以前所制作的课件,使得教师们的授课模式几乎一成不变,无论哪届学生,即使内容稍有变动,但教学方法仍沿用旧法,要么是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要么就是套路式的讲解对话课文。另外即使理论上有教学方法的创新,也由于懒得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重新备课,而被束之高阁,崭新地闪烁在自己研究的理论高点,难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不管多好都只能暂时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会由于千篇一律的模式而被厌烦,慢慢地就使教师的课程失去了往昔的魅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而一些教师花费太多的精力搞科研,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虽然作了大量的教改和课改的课题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但是理论研究的结果在实践上的应用较少这些问题都函待改进。
那么如何改进呢?
首先,应加强学生理想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矛盾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在笔者所在的学院,经常通过新学期新生入学教育,举办授课教师、辅导员、毕业生及老生的报告会,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参观考察活动,或利用影视资料、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举办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熏陶和引导青年学生,营造一个全面的优化育人环境。
在这样的健康的环境中,明确了奋斗的目标,确立了人生的理想,制定出了适合自我的可行性方案,并按部就班地加以实施,使我院的学生不仅学习风气浓厚,而且在各项大校的活动中都展现了昂扬的风采。
第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开发新课型,并尽量多增加实践环节,让实践成为学生们的第二个重要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把握真知。
“课型”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大潮中涌现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它是以突出学生的个体性为核心、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而且也探索了具体操作的方法模式。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大学生思想品德课‘课型’教改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总结归纳出了与传统课型相对的“新课型”,即研究型、体验型、咨询型、辩论型、案例型和参与型教学课型。将高校教改的新课型,即“六课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此外,可以在现有的实践模拟型的课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实践的环节,鼓励学生们到地方的语言培训机构做兼职,到地方中小学做第二课堂教师等等,实践能帮助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并且指导实践,同时实践的进行也能让大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们更加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三是改变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将教育类人才培养为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精英人才。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其实也就是运用特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在相对的教学环境中,使用相匹配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富有影响力的教学团队,崭新的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课题组较多地配以教学实践,让讲台也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内容上除了专业理论和知识,还增加了英文的传统美德故事和先进事例,同时还配以工作场景模拟,使得教师的课堂变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室,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符合基层一线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在军事学专业,学生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优秀的基层一线人才,还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有用人才,于是在教学内容上我院为学生增加了文学赏析、大学英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概论等课程,增加了各项活动,如演讲比赛、说课比赛、知识竞赛、大学生辩论会、三人互助小组助学活动、军事运动会等等,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操;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开展新课型教学,不断地创新和开发新课型,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应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军校教育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军校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军校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所以军校教师更应具有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所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通过如:互听互评、学习深造等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之外,还督促教师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十八大精神,使教师树立牢固的政治意识,坚定“军校姓军”的思想,军校给学生树立明确的方向;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诚信意识和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守、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为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基层一线带兵人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