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班级管理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5期   作者:李文峰
[导读]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治班理念
        李文峰
        (亳州市第十九中学   236800)
        摘要: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治班理念,通过班级管理的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和谐等内容深度融入班级的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学生自治、核心价值观、融合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少年,必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班级管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教师是育人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首要考虑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的初心和使命,尤其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班级管理的每一件事中,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国之魂、做人之本。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道德的支撑。需要从小做好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班主任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创造民主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品行端正的优秀少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我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治班理念,分别通过建立班级公约、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班级仲裁委员会、班级监督委员会、班级文化环境创建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自由、公正、平等、敬业等内容深度融入班级的管理中。
        (一)民主通过建立班级公约。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公正、和谐的班集体,由全体同学民主表决通过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涉及品德、仪容仪表、纪律、卫生、出勤、学习等六大主要方面,六个方面下面又包括很多具体的细则,每一条具体的细则都经同学们举手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表决通过,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意愿,才能更好地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才能更好地执行下去,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班级就像一个家,班主任和老师就是家长,学生就是家里的孩子,班级公约不仅对学生具有约束力,而且对老师和班主任也有约束力,都要一样去遵守,这一点就像法律上所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班级公约面前,老师和学生和学生平等。特别突出了班主任应该遵守的要求写进班级公约,因为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与学生交集最多的人,班主任因为特殊的教育者身份,使得学生畏惧害怕班主任,把班主任的要求写进班级公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学生是一样的,没有特殊。这也体现了法律讲的我国没有特殊公民的存在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公正、平等的理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
        (二)民主选举成立班级管理委员会。

由同学们自愿申请班干部,开展竞选演讲,学生民主投票选举产生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有班长、纪律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组成,各班委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能,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民主选举可以是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选出自己认可的班委会成员,这本身就是对自由的尊重和表达,作为班主任尊重学生民主选举的结果,认可他们选举的班委会成员,这是学生接触民主的最直接的实例,会对他们以后的思想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各班委会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可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要求。所以在这一实施过程中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于自由、民主、敬业的要求自然融入班级管理中来,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观念和敬业意识。
        (三)实行班级同学轮流值日制。为使全班同学都能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体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全班同学轮流值日的制度,每一位同学都要配合班委参与值日,认真如实的记录做好值日生一天的工作,真切体验班委的不容易,更好的理解班委的辛苦与付出,培养学生待人诚信、友善的意识,同样也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班级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四)成立班级仲裁委员会。为了防止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在履行职责时造成不公平或不公正事件,使同学们有可以申诉的机会和地方,特成立班级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有5名成员,各成员产生也实行学生自愿申请,经民主选举产生,仲裁委员会的成员不得担任班级的其他任何职务,防止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现象的出现。被轮流值日生记录为违反班级公约的同学,如果确实感到自己比较冤屈,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写出申诉理由,仲裁委员会同样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三人以上认为该同学违纪那就是违纪,三人及三人以上认为没有违纪就是没有违纪,作为班主任必须必须尊重学生仲裁委员会的决定,实现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自己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现到公平,做到了程序上的公平、过程公平、结果的公平,使学生能够以切身体会提前感受公平理念的教育,使其将来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五)成立监督委员会。为防止班级管理委员会、仲裁委员会成员滥用职权、不作为、乱作为,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班级成立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员同样按照民主的程序和流程选举产生,班主任不得指派,更好地体现学生的意愿,实现学生自治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主要求。同样作为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班级任何职位,防止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问题,有悖于公正要求。通过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可以使班级管理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的要求。
        (六)创建班级文化育人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着力打造班级文化环境,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在班级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让学生进班可以看到、抬头可以看到,让社会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其次,在班级的走廊、墙面张贴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宣传字画,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每天陪伴着学生,陶冶了学生情操,磨练了学生心智,关心着孩子的成长。再次,将爱国主义因素融入到班徽、班歌、口号中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正好切合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要求。
        经过一年多的班级管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使学生逐渐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自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仁 民主治班,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J].《散文百家旬刊》,2016(3):150-150。
        [2]陈利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班级管理 [J].《新教育时代》,2017(10):269-270。
作者简介:李文峰(1980.10-)男,安徽亳州,汉族,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生德育和班主任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