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绮娜
长兴县吕山乡人民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 313100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园林景观的繁荣程度也逐渐提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对于大自然的追求与亲近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认知的改变也促使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园林景观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然而,当前我国多数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有一定问题与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与提升。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优化控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有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时期;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优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园林工程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也是居民十分关注的城市基础建设工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园林设计如果更加充满艺术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园林设计的改善,还可以使周围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因此,将新技术运用于园林的施工工程中,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精神需求,有利于提高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意义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其不但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和享受的场所,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新时期做好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对提高园林景观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不断提高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水平,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审美效果,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化进程[1]。
3 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土壤改良与整形
园林景观施工中,为提高绿化植物成活率,应做好土壤改良与整形,为植物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对土质状况进行化验,了解土壤是否适合绿色植物生长。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改良。如土壤中的垃圾较多或为严重的碱盐土,应注重更换适合苗木生长的客土。可向土壤中添加适量的谷壳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树木根系更好的生长。还可向土壤中添加一些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养分。根据种植苗木的类型整形土地,如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造坡等,还要清理土壤中的杂质,包括较大的石块、垃圾等。
3.2 苗木施工
在苗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几个不同方面加强对苗木的管理:在离开幼苗种植基地之前进行有效的管理。幼苗所在的环境需要遮阴并避风,施工将对幼苗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播种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对于幼苗种类的选择,通常的首要选择是使用外观良好且健康生长的幼苗进行种植,因为这种类型的幼苗也更容易生存。在选择苗木时,重点应该放在根系的健康上,并分别根据不同类型将一定数量的幼苗捆绑在一起,并定期补给水分,以便它们能够顺利生长。在运输秧苗的过程中,必须提前将秧苗盖好,以免阳光直射,并及时补充一些水分。如果要长距离运输,则需要在运到目的地前补一次水。补水的好处是确保幼苗不会在遥远的道路上因缺水死掉,从而顺利到达目的地。在苗木假植管理过程中,选址非常必要。通常,需要注意遮荫、土壤特性、挡风三个方面。在此过程中,必须整齐地排列幼苗,将它们按照顺序种植,并连续夯实土壤,使其处于致密状态,并定期补充水。通常,每天两次直到幼苗被完全吸收。然后移走一些幼苗,并有效处理假植沟,以防止剩余的幼苗生长受到影响。
3.3 高边坡防护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也不免会有高坡中施工或在湖中进行施工,这些施工要求更高的防护技术,边坡防护技术就应运而生,其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边坡的强度,从而让坡的抗滑能力增强,让边坡更加稳定[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坡上面种植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让植物的根系牢牢地扎在周边的水土中,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并且还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当然,种植植物是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坡地上,对于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坡地,可以采用铺设草砖的方式等,也可以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3.4 其他施工技术要点
1)道路。在园林道路施工中,一定要以设计图纸为基础,掌握设计意图,和设计单位紧密联系,开展施工工作。当然,按照设计图纸来施工,并不是生搬硬套,在不违背原设计方案前提下,对需要量进行确定,制作施工组织计划,适当调整施工进度计划。2)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建筑小品施工中,需要结合不同分项工程,把握各自施工要点,比如景墙施工,需要对基础墙、上部墙错台处理加强关注;假山施工,需严格把握施工顺序。
4 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优化控制措施
4.1 重视施工技术交底
园林景观施工中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着施工工作能否完整、正确地呈现设计者的意图。因此,施工工作开展前应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一方面,施工单位应认真分析设计图纸,针对理解不清晰的内容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充分领悟其设计意图。同时,组织各施工班组做好施工工作部署,并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回答施工班组提出的问题,使其真正理解施工内容,掌握施工流程,明确施工先后顺序,保证各班组间相互配合,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针对施工的细节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施工人员进行讲解,使其掌握施工相关施工参数,保证施工质量。如向其展示乔木种植穴规格,使施工人员能够根据树高,准确地判断土球直径是否合格,种植穴的深度、直径是否符合要求等。
4.2 重视养护配置
对于植物管理来说。后期的维护工作、修剪管理对于最终的园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园林管理员应该定期做好植物生长管理工作,一般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保持在湿润环境中,及时的浇水施肥与严格枝条修剪才能够发挥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同时做好园林景观设计的外部辅助设计,主要指的为人们提供休闲放松设备。让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到园林景观的享受中。另外对于园林景观建设来说,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必须要考虑的内容。一是在前期的植物种类规划过程中做好预防,避免同一类植物的大量存在,借助不同植物种类的生物防治来提升防护效果。二是及时通过化学防治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平常的维护过程中要随时做好检测、记录、防护管理[3]。
4.3 采用智能远程监控系统
在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生长和存活,因此需要能够同时监测多个区域的植物种植和生长情况,即时获取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等信息。因此可采用依托AVR智能芯片的智能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施工管理。它除了能够对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外,还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叶、茎上的斑点或是昆虫蚕食产生的洞,尤其是某些纯观赏性植物,一旦出现枝叶的损伤,就会使得观赏价值大大下降。及时发现病虫害可以有效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挽救大面积的植物,若是因为忽略某些迹象而导致病虫害暴发,很容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景观园林工程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质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园林景观设计新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园林建设效果,以确保园林建设满足公众的需求,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兰丽.试论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19(14):205-206.
[2] 杨敏.浅谈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7):54.
[3] 雷文龙.浅析园林景观标准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1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