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张文革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文革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它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市  30017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其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建筑施工工艺、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它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其中装配式施工就是这样一种创新的施工技术。但部分施工企业尚未掌握这种新型施工技术的要点,在建筑工程中无法很好地运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当前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而言,建造速度较快,因此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同时通过不断提高其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化以及相关管理,对加强施工质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其应用优势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能够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装配式建筑主要通过采用工厂生产方式,制造出建筑一部分的部件,由于施工工厂进行生产,能有效减少人为的错误,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采用这种技术进行施工,可全面提高施工产品的精度,有效解决传统生产模式下所存在的通病和问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提升。(2)可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通过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施工,能全面促进劳动力的素质得到提升,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持续创新,保证现代化的水平得到提升。(3)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在进行实际施工中可以减少湿作业,如和泥和抹灰等,保证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能缩短25%左右的施工时间,也可以节省30%左右的用工数量,使其工程的管理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2.1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站在施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为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用和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工程的设计质量控制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在实际构件生产前和制造前,须将其设计的标准和施工图纸能够相互结合到一起,能保证构件的设计方案得到全面的优化以及完善,同时为后续的工程质量设计进行严格把控,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重要基础。此外,每个设计人员还要做好连接结构和构造结构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
        2.2合理应用BIM技术
        现如今在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水平在逐渐提升,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管理效率和质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取得的成效也比较显著。通过实际的工作进行分析发现,随着BIM技术的合理应用,施工的整体效果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示,这种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如下。(1)质量管理。由于装配式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建筑精度方面的要求也十分明显,但是在BIM的技术帮助下,能更好地进行碰撞分析,将其管线的分布情况展示出来,这也是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所在。(2)进度管理。在实际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进度作为管控的重点,为能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得到合理的应用,需将其BIM技术辅助进度管理特点展现,对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把控,这样对工程进度目标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在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中必须将该技术灵活应用到管理中,发挥技术形式的最大化作用,实现整体进步。以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3.1加强构件使用前的保护
        在建筑工程中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生产企业在完成构件生产后,需要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有效地储存。在运输和存储的过程中,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必修加强对构件的保护工作,避免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导致构建出现破损现象。

在具体操作中,工作人员针对构件的运输,首先是避免构件与运输车辆发生直接的接触或碰撞现象,以此避免构件出现摩擦或碰触破损。而且,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因道路颠簸带来的损耗,还要在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车辆之间垫加软木块进行保护;而在储存时,构件的叠加存放也会导致彼此之间出现磨损,也必须在构件之间进行垫加处理,从而有效保护构件。
        3.2构件吊装的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装配式构件分为干式构件和湿式构件,这两种不同的构件,在吊装方面的流程是不同的。施工企业必须把握不同构件的吊装流程。例如对于干式构件的吊装,需要先对建筑本身进行放样作业,然后才能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最后进行楼板间的灌溉作业,完成这些工序后才可以进行外墙的吊装作业;而湿式构件则是先进行放样处理,然后进行预制构件的吊装,接着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完成后继续进行机电工程施工作业,最后才能进行楼板间的灌溉施工。
        3.3构件的安装施工技术
        在传统的施工中,施工企业完成地基建设后,只需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即可。而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虽然施工工序被简化很多,但需要对构件安装的连接部位进行预处理工作。只有做好预处理工作,才能为后续的机械式连接奠定基础,才能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度。这就要求钢筋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此外,对于些比较狭小的地方,还应该运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固定。
        3.4建筑的外墙施工技术
        在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方案中统一PC板的水准标高和水平标高。在建筑外墙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的标准和要求,灵活运用先进的水平仪对建筑进行水平测定,以找到板材施工的水平高线,然后依据水平高线,在建筑墙面上粘贴PE棒或者是密封带。在完成PC板水平线测量并确保其满足施工的标准要求后,施工人员就可以将板材缓慢地放下,并使其保持垂直,接着进行其他配件的固定。
        3.5建筑的接缝防水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防水性能与使用寿命,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传统建筑中,施工人员往往是通过对建筑的外表进行防水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个整体的隔水层,以此避免雨水等进入到建筑的内部。而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为建筑很多地方依靠搭接,建筑的缝隙较多,传统的防水措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防水要求,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用新型有效的防水措施,如倒水、排水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建筑施工人员应在建筑内部设计好排水系统,使外部流入的水及时被排出,避免深入到建筑的内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并不断深入研究该施工技术,不断扩大技术应用的范围,从而运用该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杜卉.BIM技术在总承包单位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安徽理工大学,2017.
        [2]吴迪迪.基于BIM技术的施工阶段应用研究[D].吉林:吉林建筑大学,2017.
        [3]邢雪娇,钟波涛,骆汉宾,余宏亮,甘晨.基于BIM的建筑专业设计合规性自动审查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5):129-136.
        [4]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5]宋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8(10):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