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盘定智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盘定智
[导读]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城市建设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市政公用施工进度、质量难以保障。
        广西桂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城市建设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市政公用施工进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本文对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实施思路进行简单阐述,旨在明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协助施工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为我国市政公用施工管理流程改进提供助力。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近些年来,随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增多,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不仅对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还会威胁到施工人员及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安全施工管理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好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持续发展。
        1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价值
        首先,市政公用工程整体建设周期长、施工环节交叉作业多、施工设备种类多样,容易留下安全隐患,造成施工企业损失,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可通过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强化人员安全责任意识,预防现场安全事故,为施工企业稳定发展打好基础。再者,利用安全管理可控制安全事故产生率,减少突发事件对工程进度造成的影响,使项目如期完成。其次,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实践中,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排查施工安全隐患,优化施工流程,有利于提高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增强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最后,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制定管理制度、构建完整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企业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继而确立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形象,帮助企业抢占市场份额。
        2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思路构建
        2.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帮助施工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安全事故风险,施工企业应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可结合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安全管理条例,约束施工人员行为,规范市政公用施工流程。同时在制度驱动下,规划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增强人员安全管理意识。(2)施工企业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主体,执行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若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应严格按照管理责任制度,追究安全事故责任。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可制定安全考核制度,要求安全管理班组不定期考察施工现场,对于安全问题较少、不存在安全事故的管理班组,可给予必要奖励,而针对安全事故频发、施工作业不规范班组,可通过惩处机制,使工程项目有序进行。(3)相关人员可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利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要点,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使管理班组可在制度引导下,有效预防因施工作业不标准造成的掉落、高空坠物、坍塌等安全事故。
        2.2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中,为提高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应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具体来说,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是施工安全管理核心工作,影响着施工安全管理效果以及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为此,相关人员可通过安全教育、施工技术培训等工作,使施工人员正确认识施工安全管理,了解安全事故危害性。从而正确认识是安全事故,配合相关人员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将安全事故风险预防与自身立相结合。而在施工安全培训时,施工企业可带领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会议,分享安全事故案例,提醒施工人员加强安全防护,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标准完成施工作业。与此同时,施工企业可结合施工现场布置,在重点区域内设置安全标识,并从设备、材料管理等方面,提前消除安全管理隐患。

以施工设备为例,安全管理可及时将故障率高、功能退化设备替换,或请专业人员维护及保养施工设备,完善设备安全性能,满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需求,使施工作业可在设备高效运行中如期完成。
        2.3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防护力度
        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具体指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作业中所制定的管理措施,而安全管理队伍是落实安全管理技术的主要执行者。因此,为强化施工安全管理防护力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性,施工企业、监理方、业主等参建部门应结合工程管理需求,设立专业性较强的安全管理部门,将其分类专项安全管理小组,针对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但在安全管理小组人员选定后,施工企业应根据安全管理内容,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小组人员安全管理能力。例如在市政公用工程地基开挖时,管理小组可在安全培训后,基于施工图纸设计、施工企业案,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使市政公用工程地基开挖工作安全实施。与此同时,安全管理小组应重视施工企业案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价值,主动探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可行性与科学性,针对性排查施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确保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应用效果,施工企业配置专业安全员,用以巡视施工现场,动态排查安全风险问题。
        2.2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
        BIM技术、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不断融合,其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因此,在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思路构建中,施工企业可引进现代化技术,建立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继而在先进技术支撑下,辅助安全管理决策制定与执行,保障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质量。(1)在该平台中,施工企业可借助BIM技术,建立安全事故风险模型,逐一排查安全隐患,预防施工安全风险。比如,施工企业可根据安全风险模型,预测安全事故产生频率、危险因素,完善安全管理方案。(2)施工企业可全方位分析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模拟施工安全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方案,探究关键性安全管理难题。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利用信息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应用安全生产技术、施工设备,提高市政公用施工中安全管理技术含量。(3)根据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信息、风险模型,制定安全事故紧急预案,通过预测安全事故、演练安全事故,提高施工人员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减少安全事故损失率。(4)由于市政公用施工中高空作业危险性大,相关人员在信息化安全管理平台中,还应明确安全管理重点。比如在施工企业案中有较多高空作业时,可在风险模型指导下,按照施工要求,制定专项安全管理方案,科学排查施工流程中的安全隐患。在此期间,施工企业可通过分析施工图纸、布置施工现场,检查机械设备性能等方式,制定系统性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5)为保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容的全面性,相关人员还应重视人员配置,合理安排抢救组、通信组安全管理班组,使各方履行自身责任,掌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3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时期施工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提高市政公用工程整体管理质量意义重大。相关人员应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开展中,主动梳理市政公用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思路,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瑾.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初探[J].低碳世界,2020,10(09):74-75.
        [2]孙丕策.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20):165+169.
        [3]王艺洁.刍议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20,(20):140+143.
        [4]陈更生.市政道路质量及安全控制要点[J].四川建材,2020,46(07):172-173.
        [5]朱强刚.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砖瓦,2020,(06):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