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矿山建设和环境恢复治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余远洋
[导读] 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一直是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地质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条件,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意义研究。

        余远洋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四大队 四川 628000
        摘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一直是我国矿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地质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的前提条件,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意义研究。通过地质环境保护依法设置与组织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科学规划尾矿、满足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促进生态建设,最大限度助推绿色矿山建设。因此,地质环境保护对于绿色矿山建设具有现实推进意义。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使不同领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传统矿产资源在开采中存在资源浪费、地质灾害频发等不良情况,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鉴于此,论文从填充采矿、矿尾再选等技术出发,对绿色矿山建设中的重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明确技术创新的实际绿化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促进绿色矿山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质环境保护;绿色矿山;建设;意义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已经成为推进历史前进的巨大潮流,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成为我国当下矿产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在矿业开发过程中进行保护,在保护过程中进行科学开发,需要进行许多工作的处理。结合我国当下的矿产资源信息,建立绿色矿山建设标志,即地质环境保护方法。另外,矿山的矿产资源选矿、采矿过程中,会产大量的废弃矿料与矿产尾矿。当前,我国矿山固有的废弃矿产,已经达到的数百亿吨足有,在长期严重废料污染下,导致植被不能生长,大气也受到严重污染,地区的地质环境及周围生活环境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因此,要结合我国国土资源研究院所提出的理论,实现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三大目标,即是,第一,转变矿山开采工程形象,迫切需要对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第二,转变工程方法,在进行矿发展探索过程中,转变传统开采观念,建立新途径;第三,促进矿山工程改革方案,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的新机制。因此,本文对地质保护在绿色矿山发展建设影响进行分析,希望为今后矿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地质环境保护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意义
矿产资源是人类实现生活和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矿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给国家经济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严重影响了矿区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矿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未来矿山只有加强环境恢复治理才能进一步实现经济、资源持续发展。由于传统的开采方式造成大量植被与土地受到破坏,据统计,我国因矿山开采所产生的破坏面积影响巨大,每年都有超过106万hm2的森林面积遭到破坏,草地受到破坏面积为2630万hm2,占用土地近6万hm2,破坏土地近2万hm2,并且,每年呈现递增趋势。由此可见,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是绿色矿山开采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地质环境保护,对绿色矿山建设提出五点重要意义。
1.1 依法设置与组织生产
        绿色矿山建设的首要条件就是坚持依法设置与组织生产,开采前务必要做好前期地质勘查准备工作[1]。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等6部委于2017年3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依法设置与组织生产的主要内容就是,严格按照地质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法规,坚持有序可持续开采原则,杜绝违法开采、过度开采以及私挖盗采等破坏地质环境的现象。通过地质环境保护依法设置与组织生产,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在国家级重点绿色矿山试点点位的基础上,加快绿色矿山标准化建设,同时,进行分行业启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编制工作。
1.2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要求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数据采集,精准分析,加上前人经验的指导借鉴,确定矿山最佳开采边界,促进绿色矿山建设[2]。采用新设备结合新技术,重视节约能源,真正意义上实现地质环境保护。基于地质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以矿区环境修复治理为抓手。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及其他设计要求,结合矿山区域开采的实际情况,明确可绿化的矿山实际面积范围以及数量,要做到矿区内定额绿色覆盖率达到99%的程度,实现矿区环境的整洁美观目标,从而改善矿区周围的水、大气以及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质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步伐。
1.3 科学规划尾矿
        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绿色开采”观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矿石,可以有效对资源和环境最大力度的保护,同时增长区域经济建设。特别是随着地质环境保护的逐步实现,矿产资源的回采率也在逐年得到提高,低品位矿石达到了“吃干榨净”的程度,可回收资源在进行选择性加工时,要以绿色回收技术进行推广;开采区域内可以对沿空留巷、充填开采、矿坑水回收再利用,将污染以及浪费程度降到最低,同时也降低工程设备等额扰动程度,实现绿色矿山开采目标。
1.4 满足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落后的矿山企业生产技术进行筛选、淘汰。如果要引进先进技术前,一定要复合当下的绿色矿山开采目标,逐步形成一批布局科学合理、集约化以及规模化的绿色开发工程。通过不断探索努力,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考虑到矿山生产水平的技术条件、资源本底、生态环境等区域的差异性,折线条件会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发展不均衡,可以根据该地区的矿产资源特点,以及环境的负载能力,制定出一套复合该区域矿山开采的绿色战略发展路线。
1.5 促进生态建设
        通过地质环境保护,打破陈旧观念,总有一些人觉得只要是采矿就一定是对自然环境破坏。绿色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地质和矿产资源的开发绿色转型,为了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为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建立长效机制,绿色发展的概念在整个矿产资源规划、调查和处理、利用和保护、领导和推动转型升级传统的开采,并保证矿山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矿山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3]。此外,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构建绿色矿山建设新途径、制定绿色矿业建设标准,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建设绿色矿山不是纸上谈兵,对未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不按要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矿山企业,停止受理新的资源审批,限制申请各类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对取得显著成效的绿色矿山择优进行奖励。对绿色矿山推进情况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推进不力的将严格追查,督促整改。
2 结语
        为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对地质环境保护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分析,有助于在保证矿山资源绿色开发和利用效率的同时,避免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情况发生。由于此次研究时间有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还需在矿上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进行深入研究,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文辉,李瑞军,李杏茹,等.铝土矿企业生产效率与绿色矿山建设指标体系耦合协调度分析——以中铝广西分公司为例[J].现代矿业,2019,35(001):206-210.
[2]叶珊珊,张进德,余洋,等.基于“绿色矿山”的矿区生态环境成本核算——以华北平原某矿区为例[J].金属矿山,2019,01(004):168-174.
[3]曾祥亮,张森,龙士清.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为例[J].决策与信息,2019,01(012):117-123.
[4]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几点思考[J].许红印,张朦,刘茂新.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