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斌
潍坊市红河建筑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2400
摘要:在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完善,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若这些裂缝现象不能及时处理,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也为无法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建筑工程结构的裂缝控制中,工程单位应该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细化工程结构的裂缝处理方案,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发展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
引言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问题而言,必须高度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新型、更行之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技术,从根本上处理此类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施工流程和策略,以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和相对应的控制处理技术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希望为确保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及诱因
1.1由于混凝土配比不当而产生的结构裂缝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会使浇筑成形后的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无法达到设计强度,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甚至在混凝土构件的硬化过程中就出现裂缝。而这种配合比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泥用量过多、含砂率超出相关规范的对顶、水灰比较大以及骨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要求等。另外,若粗细集料的用量较大、集料级配交叉、骨料中存在较多的针片状颗粒等,会造成单位体积混凝土的用灰量以及用水量大大增加,进而使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增大,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1.2温度原因
根据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特点,在温度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热胀冷缩的问题。首先,根据建筑房屋结构的特点,其存在着整体结构偏大的问题,当建筑结构受到周边温度的影响,会增加整个结构的膨胀压力,使结构在压力强度的影响下,出现建筑结构裂缝。其次,由于房屋结构的内部温度较高,在内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会增加外部压力,使建筑结构引发裂缝,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
1.3应力因素
通常我们所称的应力因素所造成的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本身就有着特别显著的伸缩的现象,如果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内部和外部的温度有着巨大的差异,导致混凝土出现伸缩,建筑工程结构本身就会产生一定的应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整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如果混凝土本身在逐步硬化的过程中,水分被逐渐蒸发,在这样的状况下,混凝土伸缩特性就会产生很大的改变,由此进一步改变了整体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进而使得建筑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裂缝。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2.1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确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需要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从材料采购到材料使用都应该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监督与检验,尤其是施工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前,更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施工人员要增强质量意识,特别是在混凝土材料的配置过程中,应确保构成混凝土材料的各组分之间的比例恰当。实际施工过程中,水泥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比例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确定,混凝土配比得当可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有较强的承受力,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裂缝的产生。
2.2设计混凝土结构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审查,可以引导施工人员按照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增强各阶段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将工程项目的结构平衡作为重点,根据整个建筑项目的需求,细化建筑项目的力学结构,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第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审查中,审查人员应该按照项目设计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受力结构等,对各个工程环节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筑方案的模拟以及承载力的确定等,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需求。
2.3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在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运用多种类型的处理技术,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结构裂缝的具体类型和属性进行充分地明确,以此为基准设计和制定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更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处理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表面修补以及填充等相关方面的结构裂缝处理技术。其中表面修补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相对比较狭小的区域,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工程表面的不足得到切实有效地弥补,使其美观性进一步增加,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结合结构裂缝的严重程度,可以进一步有效采用填充法,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从根本上有效处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裂缝深层次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效利用充填法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裂缝宽度比较宽的区域,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理想的处理效果。首先,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把混凝土的表面凿出一个凹槽,往里边有针对性地填充一定量的树脂砂浆等材料,由此进一步呈现出应有的修复裂缝的作用。其次,也可以有效采取注入法,该处理技术针对裂缝比较狭窄,不是特别深的情况来有效处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把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中,这样可以使房屋建筑的裂缝得到充分的弥补和修复。第三,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环节,很可能因为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化而导致裂缝出现,在针对此类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有效应用水泥灌浆法,该处理技术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水泥灌浆法可以针对砌体的裂缝进行切实有效地加工处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预留后的浇缝
预留后的浇缝是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因突然的温度变化而发生收缩进行的预留变形缝隙,缝隙会在建筑的建设过程预留一段时间,后续会进行缝隙的填埋和封闭,这样可确保建造成的混凝土结构连续同时完整的无伸缩缝的构造。浇筑缝隙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确保混凝土构造的微缝,使其能扩大伸缩间距,从而消除建筑结构中的永久伸缩缝。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提高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效率,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引发建筑项目裂缝的原因,确定具体的裂缝控制及防治方案,有效避免裂缝出现对建筑工程造成的隐患,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裂缝处理中,施工单位应该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通过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科学浇筑等,细化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案,以保证裂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春蕾.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30.
[2]汤孟超.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4.
[3]唐辉艳.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裂缝控制措施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86-87.
[4]樊明.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6):88-89.
[5]王春蕾.混凝土房屋建筑结构裂缝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