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波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山东省 271000
摘要:地质水工环工程在近些年国内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之下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如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号召之下,相关工作的进行必须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种环保措施应运而生。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手段应当对以往的施工行动进行一次革新,完成水工环地址工程的实际数据转化,在全面考察矿区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从宏观角度对整体工程进行有序化调整,最终达到工程的环保目的以及矿区的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地质;水工环;施工;作用
1水工环地质勘察
1.1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是对地下水而展开的勘察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对地下水水位分布、周围环境等进行了解。对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可以更好地对地下水储备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对其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某些影响做有效地预测和分析,实时有效地对地下水的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引发地质灾害问题。
1.2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通常是指对地质条件、地下板块结构和地震活动等各方面展开系统性地勘察作业,这就需要进一步查明某区域所在地质种类并加以划分,进而得以实现有效地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问题作出合理预测和防治工作。
1.3环境地质勘察
环境地质勘察则是对于人类相关工程及经济活动等,可能会对环境地质造成的不良影响展开调研工作。其主要对相关工程及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有效地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出相应的预测,进而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参考。
2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存问题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队伍不健全,为适应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从资源型到环境型的转变,我国地调局成立了水工环部,提高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管理能力以及协调能力,但是客观而言,各地的地调院仍旧缺少相应的管理力量来适应工作方式、工作重心的转变。一是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专家队伍不健全,水工环地质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市场经营知识的技术人员构成,老一代的技术人员仍旧是水工环地质队伍中的主力,目前急缺具备创新意识、生态持续发展意识、战略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成果转化率亟待提升,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患地区地质勘察项目、黄河中下游地质环境勘察项目的开展情况来看,尽管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持续推进,但是工作成果的转化率却始终比较低,无法直接投入到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环境保护建设规划中去。
3提高地质水工环工程施工当中环保强度的策略
3.1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前提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上文中已经有过较多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在实际施工当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际工程开展之前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彻底的了解,从而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保证工程设计方案尽可能地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对于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的宣传,使其明确环保在施工当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不会做出危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行为。
(3)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完成施工的准备工作,需要考虑到工程带来的噪声污染、尘土污染等,临时建筑的搭建需要选择对环境损害较小的区域等。
只有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的前提,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就不进行实际的施工行为,才能真正地做到环境保护。
3.2在施工之前建立环境评估体系
在进行实际的地在治理之前,需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环境状况建立环境评估体系。也就是说工作人员应当深入调查当地的水文、空气、植被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策略,对于工作当中可能会产生环境破坏的行为进行考虑,尽可能地选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材料,并且在施工完成之后再次调查当地环境状况,判断施工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给予其中被影响被破坏的部分一定的补偿。
3.3科学进行环境地质防治
提到污水处理对策,就不得不提及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产生的一些废弃物污染问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复杂性高,开展过程中无法避免废弃品的产生,如何对这些废弃品妥善处理,加强环境地质的防治保护,也是当前促进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良好发展的重要难题。对于妥善处理水工环地质勘察产生的废弃品,可以利用相应的科学技术进行处理,减少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噪音问题。因此,需要水工环地质勘察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留意现场工作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垃圾遗漏,尽可能将地质勘察工作造成的环境破坏控制在最低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前,需要优先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如果当前的地质生态等环境条件不满足勘察要求,就要相对推迟地质勘察时间,在满足地质勘察需求时,也要合理评估地质勘察工作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尽量将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严格制定生态补偿制度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无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大规模施工作业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在不能减轻破坏程度的情况下,要采取相应的合理的弥补措施,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充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水工环地质勘察部门全力支持,首先,应建立科学严格的补偿性制度,明确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人员的职责,落实工作内容,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样也便于后期追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应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动态监管,不仅提高勘察工作效率,还能很好地减少工作失误行为带来的环境破坏。最后,应及时对破坏严重的生态环境采取恢复措施,推进生态环境恢复进度,有效保护生态平衡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我国生态和谐社会经济良好发展贡献力量。
3.5确保地下水位与前水位的正常
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高度重视地下水位和前水位,确保其始终在一个正常范围当中。如果出现异常,那么极易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工环地质勘察质量。因此,工作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潜水位的情况,强化对引水和给水管道的监管力度,一旦出现渗漏,则需要及时进行修复,以切实提升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准。对于地下水问题,则应定要控制与降低过量开采地下水,并做好相关监管工作。而且还需要切实加大对采矿作业的管理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并进行相应的惩处,追究责任人,做好相关责任人的教育工作,防止今后出现类似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深入研究岩土的水理性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对持水性与透水性进行细致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水理性质会改变岩土体的强度,可能会降低其稳定性,所以必须要合理加大对水理性质的研究工作,并且在分析测试环节取得准确数据,为后续的地质勘察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结论
综上所述,时代进步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断推动着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随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勘察工作人员应不断进行总结,加强水文地质治理力度,科学地进行环境地质防治,严格制定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完善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降低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从而初步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环境保护效用,实现我国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促进国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博宇.环境保护视角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策略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22):223-224.
[2]庞平.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水平的策略研究[J].冶金管理,2020(5):137-138.
[3]王琳.环境保护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策略[J].决策探索(中),202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