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付世民
[导读] 就目前来说,我国国家的城市交通轨道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相应的服务监管政策以及方法都不断完善。

        付世民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就目前来说,我国国家的城市交通轨道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相应的服务监管政策以及方法都不断完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近年来环境的变化,通过合理的管理来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分析
1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划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经济实力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些城市在进行管理时还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降低了规划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先发展政策未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现行立法系统的不足,降低了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约束力,导致城市内出现无序竞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而且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财政常年处于赤字状态也制约了其规划发展的速度。
        ②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一些政府部门为快速响应国家政策文件号召,匆匆制定相应的改建计划,导致新旧交通使用方案衔接度较低,相关线路需时常调整改建,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1.2管理制度适用度不高
        第一从执行力的角度看,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与当地公共交通企业信息交流不及时,存在信息闭塞的缺陷,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在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时,并没有深入调查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状况,而是直接向一些先进城市进行制度、措施的照搬、模仿,这样直接降低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当其发现问题,向下传达要求整改时,也会遇到较多的阻力与抵触,导致执行力受阻。第二从政府的管理角度看,很多政府部门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都处于被动模式,只在建设前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而对后期企业的管理监管,则通过定期检查报表就能完成相应的“监管”。这种管理方式较为片面,不能对时段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有一个深入地了解与分析,也更容易引起交通企业运营机制的僵化,不断降低其经济效益。
1.3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
        如果说城市轨道交通制度的制定与线路的规划是其社会服务的内在核心,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服务人员与车辆本身就是其社会服务的外在表现。但是目前国内很多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人员不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因此其在日常工作中也很难发现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存在问题。即使一些交通企业会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但未能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学习质量也相应受到了影响。而且随着现代人出行观念的改变,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要求也不仅仅是有车能坐这么简单了,对于车内环境、服务质量都有要求,这也是交通规划需要重视的地方。
2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2.1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系统的监管与评价
        在进行评价时,应当将整个服务系统整体作为一个评价单元,而不应当将服务系统内部的各种细节单独录入作为评价内容,在进行分析时,应当分析服务系统中各种风险以及危害因素,着重对列车的环境、准点率、清洁以及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进行评价,这样能够保证交通服务系统在运行时能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而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场检查并参考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城市交通轨道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管,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果风险因素较为明显并且难以处理,监管部门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并且要求工作部门暂停运行,并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改进后,方可重新运行。在进行检查表的项目评价时,需要定性且定量地对地铁工程领域进行服务分析,保证各项操作均能够得到专业工作人员的支持。


2.2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是使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能够顺利运行且保证运行服务的基础,交通监管部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标准管理组织,在进行标准管理组织的建设时,监管部门需要明确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服务需求,通过对实际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薄弱环节,在保证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在进行管理组织的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也应当与其工作质量完全挂钩,并且在监管部门内部通过团队建设的方式定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服务竞赛活动,这样能够使监管部门内部的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服务治疗标准意识得到提高,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现场管理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能够高效且正常地运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行现场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在进行交通管理部门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安装时,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台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进行全面的监察和维护,保证各项操作均按照规范进行,并且做好轨道交通列车、站台、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现场管理,需要对其进行逐一审查,严格审批后签名负责。同时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总体安装质量,检查人员需要配合主管工程师执行不同工序的验收,无任何异常后签字,可进行下一工序的安装。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监察时,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作用,并做好严格地考核把关,同时管理部门还需要与安检部门有效配合和沟通,做好对地面机械设备的认真检查,尽可能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故障发生可能性,避免各种风险因素。
2.4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严格更新,把好质量检验关
        在进行交通地面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检修时,如果发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中,列车中的电视、座椅或站台中的广告牌等设备处于异常工作状态,相关维修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更新和维护,如果无法进行维修则应当及时更换,同时在进行设备的选择时,应当尽可能选择市场上口碑良好且运行历史较久的厂家,也可以根据行业内的状况,选择定点厂家的设备和配件。而对于需要进入交通现场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合格状况进行检查,才能确定是否能够应用于运行中。
2.5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的评估体系宣传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的体系宣传,一方面应当包含城市轨道交通的工作人员的体系宣传,另一方面还应当包含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各种社会人员的体系宣传。在进行监管时,其监管工作更为透明且符合相关标准。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质量评估体系宣传时,应当尽可能吸纳社会力量应用于其中,使评估体系建设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这样能够保证社会的监管力度更高,做好相应的宣传与监管。
3结语
        随着我国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质量监管对于交通企业的服务运行来说极为重要。交通质量监管科学且有效地应用于轨道交通稳定运行中,能够保证交通建设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从基础抓起,注重各种设备的应用细节,使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应用稳定性和服务性得到提高,尽可能避免服务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我国的交通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保证我国交通运行的质量,使我国的交通行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维亚, 晏秀娟, 潘晖,等.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监管评价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 15(12):274-280.
[2]程谦, 邓卫. 基于SEM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9, 017(002):58-64,80.
[3]宋奇峰. 基于乘客满意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8, 000(033):154-155.
[4]王莉, 顾明成. 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优化研究[J]. 决策探索, 2018, No.576(04):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