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绿色施工的内涵及其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王汉民 张琳旭
[导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素质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王汉民  张琳旭
        郑州黄河河务局惠金黄河河务局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建筑业创造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总体来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素质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如何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绿色施工;内涵;意义
1 充分熟悉绿色施工在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经济发展,更要绿水青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同时建筑业自身也必须符合国家节约资源能源和生态保护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是通过技术手段减少建筑行业施工时的排放,降低能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既能够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对自然的危害,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资源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全面准确理解绿色施工的内涵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要害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前些年,绿色施工的概念刚刚出现时,它的涵义尚不清楚,不少人很轻易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淆理解。当时从某种程度上,文明施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绿色施工。随着国家战略政策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绿色施工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绿色施工除了涵盖文明施工外,还包括采用降耗环保型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能源。因此,绿色施工高于、严于文明施工。例如,《导则》中对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的保护,节材、节能措施等都有所规定。绿色施工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发展状况稳步扎实地开展,避免做表面文章而浪费。
        
1.2 绿色施工是建筑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亿吨,有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年混凝土制成量达20亿立方米,配制这些混凝土所需的用水量约有3亿多立方米,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假如按照传统做法浇水养护,水的消耗量将超过搅拌用水),相当于每年60亿吨缺水量的1/10.而且目前施工用水几乎都是自来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完全可以使用中水。尽管建筑施工水资源的消耗量相对于高水耗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比重较低,但是工程建设本身的流动性和临时性造成施工用水管理比较粗放,还有较大的水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的空间。还有,比如建筑垃圾,根据北京、上海两地统计,每施工一万平方米平均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这些建筑垃圾可以通过填埋和铺路等方式再利用。由此可见,建筑业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的潜力巨大,责任重大。绿色施工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建筑业以工程建设实践"四节一环保",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导则》在施工中如何做到四节一环保都提供了针对性控制措施,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中,涉及提高用水效率、加强非传统水源利用(中水、雨水、基坑降水阶段的地下水)和用水安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中,强调节材措施、结构材料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加工和安装方法优化、围护材料的节能性能、周转材料的合理重复使用;在环境保护中,强调扬尘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材料采取分类控制措施和指标,如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1.5米,结构安装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低于0.5米,在建筑垃圾减量化中,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等控制要点。
        
2 加快推进建筑业绿色施工的步伐
2.1 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
        
         绿色施工不仅要依靠施工人员及相关施工单位的个人意识,更离不开相关部门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在进行绿色施工工作的同时要注重落实绿色施工的保护政策,加快政策体制的改革,不断地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另外也要注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及时的进行法律制度的更新与管理职责,细化到每个管理层的人,确保在进行绿色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及时的解决问题,加快工作效率。同时,对于部分不法施工单位为谋求利益损害自然环境,无视法律法规的现象,需及时的进行惩罚管理,充分利用相关法律、政策的强制性、制度的约束性避免建筑施工的随意性,提高绿色施工的标准化。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部里出台《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相关绿色施工法规和标准都还没有跟上,尤其量化方面的指标,比如能耗指标。因此,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一要在推进绿色施工的实践中,及时总结地区和企业经验,对绿色施工评价指标进一步量化,并逐步形成相关标准和规范,使绿色施工管理有标可依。比如《导则》中评价管理属于企业自我评估,有关评估指标和方法尚需要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自身情况自我把握。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将把一些企业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研究,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标准,有些还可以上升为强制性标准。
2.2 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此,《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目前,要对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的技术内容和推广重点做进一步研究,逐步建立激励政策,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此外,要在相关的工程评优中,加入绿色施工的内容要求,提升工程的绿色含量,强化激励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3 积极发挥建筑业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主力军作用
        实施绿色施工,政府的导向作用固然不可或缺,但是要害还在于建筑业企业。企业才是实施绿色施工的主力军。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企业,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例如绿色施工方案的合理优化,绿色施工的评价管理以及各项技术控制措施等等,都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建筑业企业要着力于积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研发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实力。
2.4 促进技术融合
         绿色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的技术融合是关键的举措之一,对于绿色建筑及绿色施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进行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创造新型的技术和机械的开发,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大幅度的缩短建筑施工的时间。施工技术的革新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废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施工。
2.5 施工人员专业化培养
         由于我国绿色施工的相关施工工程方式起步较晚,对于绿色施工的理念认识不深,缺乏专业的人才。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工程,教育部门应加强对绿色施工建筑行业相关专业的建立,设置专业化的课程,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专业培养,打造专业型人才。对于目前从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可设置相对通俗易懂的绿色施工理念,培养与绿色施工技术培训课程,让施工人员有被动的工作转为主动的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宏伟;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与控制[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15年04期
[2]毛志兵;于震平;;绿色施工研究方向[J];施工技术;2016年1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