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少刚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在飞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东莞市寮步镇住房城乡建设局  广东省东莞市  5234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正在飞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问题,并为此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我国建筑工程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如何更为有效地控制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旧是我们应该重视的焦点问题。对此,本文就将结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其建筑规模也在逐渐扩大,随之产生的安全事故频繁增加,各类建筑受伤死亡事故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给社会的安定和谐造成威胁。现如今,由于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的难度逐渐加大,所以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符合新形势、新时期的标准。对此,相关管理者就有必要对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做好预防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坚守的原则。但就目前来说,还有部分建筑企业未能够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度和认知水平,导致很多施工现场防护工作和安全管理不到位,致使安全事故频发。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若能够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不仅能够对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环节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管理检查,还能提高安全隐患检出率,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安全问题进行整改优化,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施工安全。所以,我国的建筑企业想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目标,首先就需要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保障施工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建成提供有力保障。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较为落后,其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施工方案,即使有,这些安全施工方案也没有根据每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度,而是所有工程项目采用一套安全施工方案。其次,建筑施工单位没有严格的施工方案审核体制,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大都存在法律问题及技术缺陷。此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评价体系,以及有效的市场调节及激烈机制,综上各种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制存在极大的问题,其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2.2信息时效性、准确性差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信息的准确、时效与否都是影响管理结果的重要因素,这些信息包括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等,都是与工程有紧密联系的,所以,信息的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就当前建筑工程管理而言,信息的不完整、迟滞性问题非常严重,许多信息没有及时归档,造成信息混乱不堪,降低了信息的准确性,无法给工程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降低工程管理水平。
        3、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优化现代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3.1.1企业方面
        首先,建筑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视,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尽可能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技能。同时,企业还需要结合自身情况,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班组、不同地区的安全管理内容及标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切实提供各班组、各环节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例如,建筑企业应打破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束缚,向安全隐患主动出击,建立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并积极引入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小程序、APP等在企业内部完成安全技能、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再比如,还可以采用播放安全事故视频短片、安全操作图片教学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以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另外,企业还需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只有在接受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最基本的人员保障。此外,施工企业想要得到长远、稳健发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安全生产状况,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体系及标准,逐渐打造良好的安全生产形象。
        3.1.2政府方面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性、方向性的准确指导,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新时代政府部门已经从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型指导,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专业信息资源、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重视监督,两举并措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3.2加强安全技术升级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2.1安全技术升级
        所谓安全技术升级,就是结合建筑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从专业的角度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采用防控的手段消灭各种安全风险于萌芽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人员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善施工现场、施工生活区域的安全卫生环境,避免施工人员因为身体、心理等因素影响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还要加强职业病的预防,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采取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施工环境,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和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3.2.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革新,使得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采用信息化技术所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更符合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要求。例如应用BIM技术,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构建符合建筑工程要求的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解决业主、设计企业、施工企业等工程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协作困难等难题,并为管理人员提供整个建筑施工所需的各种信息,通过施工动态模拟和动态监测技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3.3提高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力度
        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力度,减少安全隐患发生。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关键部位。应将施工工程中高危性工程、薄弱环节及重要施工部位列为安全管理重点对象,加强这些重点对象的防护力度,例如,将安全生产警示牌放置到相应的施工现场位置,利用全程旁站式监控,加强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确保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二是采取全程控制管理方式,做好施工全程安全准备防范措施,在施工前与施工时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安全防范工作,将安全漏洞一一清理干净。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安全施工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对于违规作用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以达到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进而确保施工安全。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还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并加大宣传力度,对施工人员的操作予以规范,提高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使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使建筑安全的监管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增良.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2]温贵玉.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
        [3]杨伟.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策略研究[J].环球市场,2020.
        [4]蒋伟健.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