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涛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唐县管理处 河北唐县 072350
摘要:工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无法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正在实现转型升级,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体系;构建原则;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推动,我国正在转变传统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河流湖泊有机污染严重,水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存在很多问题,如检测标准单一,基层监测站无法及时处置相关环境污染问题,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薄弱,缺乏对污染源控制联动合作。本文针对水环境监测问题,研究监测质量体系的构建。
1水环境监测面临的问题
1.1标准不完善?指标不全面
我国的水质监测是监测水体质量和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在水域中取样、测定指标并记录的过程,一般地区的地表监测项目包括水温、色度、溶解度、COD等共24项,如果是饮用水源地则还有5项补充监测项目以及80项特定监测项目。但是,这些监测指标并不全面,还有部分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物不在监测指标之中,比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种污染物毒性非常强烈,不易挥发,会长期残留,能够累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代谢掉。该类污染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危害性,早已成为其他发达国家的污染物监测指标,但我国的水质监测却忽略了这一项,而这种疏忽很可能会造成极严重的后果。现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应该增设水环境监测指标,使之更加健全、完善。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区域具体的污染物,进行针对性的、有重点的监测。
1.2监测能力弱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自动监测站数量比较少,进行水质监测的主要还是人,对人工手段的依靠导致了检测效率无法提高。如果水质监测人员不足,就无法科学合理地布置采样点,就会影响采样能力,无法保证监测效率,以至于无法及时准确地观察到水环境的一些变化,最终导致难以发挥水环境监测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水污染问题的及时治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渴望。
1.3检测设备发展不足
面对现代环境监测向有机污染监测的发展,向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发展,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技术发展,目前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落后于技术发展。现场监测仪器量值溯源问题,缺乏国产的标准溶液,质控样品,水质监测样品容器,辅助设施没有统一规格标准,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工作负荷,影响了监测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设立的自动监测站数量少,人员缺乏导致采样点布置不合理,不能及时准确捕捉到环境变化,迫切需要改善环境监测落后技术水平,一些基层监测站水环境监测设备落实,许多项目采用老方法分析测试。自动化的分析仪器应用不普遍,分析人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制约监测技术水平的提升。
2加强水环境监测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水环境监测标准建设
为了提高水环境监测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水环境监测标准建设。在构建和完善管理机制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掌握实际现场情况,分析周围环境对监测效率的影响,从而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监测方式,使得整体的水环境监测效果大幅度提高。国家标准分析法是最为常见的监测方式,凭借其精确度以及高效率的特点得到行业的广泛应用,所以可以进一步扩大其使用范围,主要是在进行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监测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水环境监测标准。
2.2提高监测人员监测能力
水环境污染治理一直是国家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政府机构要给予支持和帮助,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得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常规的监测仪器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水环境监测需求,所以要根据监测环境配置不同的监测仪器,确保监测人员使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作为上级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强化监测人员的能力素养,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构建奖惩机制,强化监督管理,明确各岗位职责需求,使得数据结果真实可靠。
2.3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特定区域的水环境监测时,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样品采集、样品输送、样品保存、样品实验监测等。样品采集是农村水环境监测的第一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①需要结合相关规范和农村水环境监测的具体要求,合理开展样品采集监测工作,并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管控方案,保证样品采集每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证。②既要规范使用采样器皿,也要严格控制采样的频率和时间。
2.4准备阶段的质量开展措施?
在开始水环境监测之前,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①合理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如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取样设备、实验用水等,保证后期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②针对不同的水环境,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查方法有很多,如地表水环境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水体沉降物监测等,可选择水温监测法、玻璃电极监测法和硫酸钡重量监测法等,应按照农村水环境特性,选择与之相适的监测方法,可最大限度上保证监测质量,为后期农村水环境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2.5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构建
布点前要考察所区域地理环境,采用实测法获得污染物分布,有重点的合理布局,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所在区水质环境的监测点,根据分析目的选择采样点,如河流采样布点分为上中下对照面,检测面与结果面三段。工业废水排放具有生产周期,不同时间生活污水排放水样差异大,需根据水样确定采集时间,工业废水如生产周期在8h内每2h采样一次,水样的采样类型可分为定时污水样,瞬时污水样。水样采集要严格按《水质采样技术规定》执行,检测单个项目采样体积在50-500ml,注意采样前用水样冲洗采集器,采样时做好记录。水样储存采用聚乙烯材质容器,水体微生物活动会影响水体组分。为减少影响需尽快送检,可将样品充满容器,加入化学保存剂等方法减少环境的影响。分析方法是正确解读数据的关键,可选择根据地区特征建立统一的方法,保证实验室干净,避免实验室环境影响样品分析。应控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9,如系统不达标需检查仪器,重新绘制标准曲线。每次实验设置空白实验,进行平行样测定。监测数据主要有原始数据与分析测定数据,采样员要由专人负责记录,实验室分析员要按规定要求处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交由校对者审核,记录原始数据要保证准确,考虑仪器测试后数据精度,数据处理时的数据小数位部分四舍五入等。
结束语
我国建立了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标准,目前水环境监测标准对比性较差,水环境监测指标不能满足对突发性的污染物检测要求,急需建立统一的水环境监测规范,建立适合水环境监测的指标数据库,保证快速监测水环境污染物,加大对监测站的物质投入,加强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各行政区环保合作。
参考文献:
[1]肖璐,胡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方法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13):23.
[2]赵智勇,刘文静.创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63(07):66-67.
[3]林月华.浅析水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J].低碳世界,2019(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