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瑜
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绩效管理以创造企业价值的为主要目标,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塑造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企业团队,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同时要做好组织和员工的管理工作,并依据两者之间的特点,平衡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企业组织的绩效管理主要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监控与绩效的评估、企业经营指标等方面。员工的绩效管理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发展计划,为企业员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依据员工业绩的评价结果来实施奖励。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制造业企业实行绩效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绩效管理;实行建议
1 前言
我国的制造行业正逐渐由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随之发生变化的就是绩效衡量和评估的方法,许多制造企业也开始使用一些较为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进行绩效管理。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部分制造企业在优化绩效管理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困难。
2 制造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蓬勃发展,许多制造企业正走在通往现代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面临着传统管理方法跟不上快速发展需要这一现状,在绩效管理方面同样如此。目前,制造企业的绩效管理现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存在不足
部分制造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对绩效考核缺乏正确充分的认识,不重视也不乐意配合绩效管理工作,从而导致部分制造企业的绩效管理“形式重于实质”。首先,制造企业的部分管理层认为绩效管理给自己安排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为了达成绩效目标,不惜刻意粉饰实际的经营业绩,失去了绩效管理的初衷。其次,一些制造企业的员工对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绩效管理只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不积极配合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层和员工的认识不足,阻碍了绩效管理在企业的贯彻应用,再好的绩效管理方法、再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再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都很难让绩效管理在企业切实发挥作用。
2.2未掌握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是绩效管理成功的一半,许多制造企业因为不知道或没有选取合适的绩效管理工具,导致企业的绩效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许多制造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思维里,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对收入、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考核,其实这只能称得上是财务绩效考核,较为片面,并不是有效、全面的绩效管理工具;另一方面,有些制造企业学习了许多有效的现代绩效管理工具,如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以及平衡计分卡等,但是不知道怎样的工具才适合本企业,面对琳琅满目的绩效管理工具挑花了眼,却也不知从何下手。
2.3绩效指标设置的合理性不足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考核指标是制造企业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灯塔,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制造企业各层级都在为了达成考核指标努力奋进,因此绩效指标设置的合理性非常重要。然而,部分制造企业的绩效指标设置并不科学,也不适用于企业自身的业务状况和特点:一是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全面,某些需要密切关注创新的制造企业在绩效考核时,却仅设置了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增长率等业绩指标,忽视了创新性的相关指标;二是绩效考核指标的目标设置不合理,目标设置过高容易导致员工产生畏惧心理,认为反正达不到从而不愿意努力,目标设置过低又无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非常轻松就能完成目标,浪费了企业资源。
2.4 缺乏良好的绩效沟通反馈机制
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是绩效管理中经常被忽略的部分,许多制造企业只关注绩效目标设定和考核,并没有建立充分的沟通反馈机制。
一方面,部分制造企业的绩效管理机制都是高层决定的,在绩效目标确定、调整和实施过程中,都没有与下级进行充分沟通,许多员工并不理解绩效指标的意义,甚至不明白该指标表达的具体意思,很难推动该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通常员工经常只能被动接受自己的考核结果,不能针对考核结果发表个人意见或提出异议,也没有获得上级关于自己工作表现的反馈,员工并不知道自己哪些工作做得好,也不知道哪些地方还需要改善,难以快速进步和成长。
3 制造企业绩效管理的改善对策
鉴于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结合上述所剖析的制造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制造企业亟需改善企业目前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的绩效管理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设定及绩效管理的沟通反馈机制。
3.1摆正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管理认识
企业全员对绩效管理具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同感,是制造企业绩效管理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绩效管理的方向是从上到下的,再从下往上,要摆正管理层和员工的绩效管理认识,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首先,制造企业的管理层自身应当充分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其次,管理层应向员工充分宣贯,打消员工对于绩效管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管理层和员工会明白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一系列机制的设定,帮助公司全员各自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激励大家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的同时获得应有的奖励和报酬,与企业共同发展进步。
3.2选取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
科学合理且与企业特点相匹配的绩效管理工具是制造企业绩效管理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首先,制造企业不能仅仅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考核工具来衡量企业业绩,绩效管理包含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包含财务绩效考核,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应当不仅能管理企业的财务绩效,还需要管理生产绩效等其他绩效;其次,面对多样的现代绩效管理工具,制造企业应当分析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行业、市场环境的形势选择最合适的绩效管理工具,也可以搭配使用多种绩效管理工具,比如某制造企业整体绩效采用平衡计分卡系统来进行,而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全方位评估则采用360度考核工具来进行。
3.3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若要确保科学合理又贴合企业实际,考核指标的全面性、分值的合理性和目标值的适中性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根据制造企业的经营特点设置全面的考核指标,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考核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不能片面地只关注部分重要指标,避免指标对业务运转的引导失衡;二是制造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分值要合理,重点关注的指标可以适当增加分值比例,而相对不重要的指标则应调小分值,最终分值的配比应当与该指标的重要程度相当;三是绩效考核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应当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制造企业应当设置较为适中的绩效目标,也可以设置弹性的目标区域,根据企业经营面临的环境而灵活调整。
3.4建立高效的绩效沟通反馈机制
绩效管理应当是一套完整的机制体系,既包括事前设置绩效目标、事中开展监督管理和事后进行考核评估,还应当搭配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制造企业需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渠道:一方面,制造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目标时和事中监督管理时,应当与相关员工进行充分沟通,鼓励员工提出有益的建议,确保员工明白绩效总目标和子目标的具体含义;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在对绩效进行考核评估时,应当在宣布考核结果的同时向员工反馈考核的具体细节,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结果,以便后续工作中继续发扬优点并极力避免不对的地方。最后,制造企业需要在高效沟通反馈机制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帮助绩效管理不断进行迭代和优化。
4 结语
总之,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推进企业整体战略计划,激发员工对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通过奖励、评价等方式,增加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效应用考核与管理的效果,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
参考文献:
[1]闫秀霞,孙林岩,王侃昌.物流服务供应链模式特性及其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5(16).
[2]徐贤浩,马士华,陈荣秋.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