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晨临
河南中烟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对一些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职工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人才质量体现出来,只有拥有高质量人才,才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发展。本文就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企业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不开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全体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应高度重视职工教育培训,构建开放灵活及多元化的职工教育体系。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已迫在眉捷。我们要以职工教育培训为切入点,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真正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完善机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目的。这样,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竟争的大环境之下,企业之间的竟争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竟争,人才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资金、技术、环境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是客观层面的,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拥有一批能力卓越、技术一流、勤恳工作的职工,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了在激烈的市场竟争环境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决定性的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以往的人才需求观念相比,当今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今时代,教育培训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竟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教育培训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施工单位职工的职业技能,促进职工专业技术的提升,使职工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在建筑施工行业,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都对职工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还有助于企业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竟争力,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2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
就目前来讲,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就是人才。为保证企业产业链结构的优化发展,必须从市场竞争体系出发,进行企业产品生产的优化服务,建立以人才为基础的产业链体系。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形势来看,部分企业职工没有真正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培训时疏于学习,导致在以后的工作中存在明显的错误,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某些企业将职工的教育培训当作一种负担,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成本损失。这样的想法在目前来看都是非常落后的,严重阻碍了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的创新发展。
2.2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不力
当前仍然有很多企业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方面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这种情况的产生极大地限制了企业人才的发展,给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我国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中小型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以薪酬制度为基础的部门管理工作中,按照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确认培训的经费。企业缺乏相应的培训工作管理机制,在认识和理解职工培训工作时存在很大的不足。企业培训工作过于单一,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认真的评判,对相关信息实现反馈。
2.3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师资水平不高
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课程教育的要求很高,同时对师资力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来看,想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必须以选取更多的师资力量为基础,这是非常不易的。大部分的教师都来自某些专业的院校,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知识,也能够进行很好的教学实践,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到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中。此外其他部分教师虽然有较多的知识,但是他们没有教学经验,在理解企业职工教育时肯定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就目前来讲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2.4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受传统教育培训思维的影响,有些企业培训形式单一,将日常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混为一谈,经常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甚至在班外时间经常集中组织念报纸、学文件、谈体会,使职工产生反感情绪。有的企业培训重点不突出,难以科学划分培训类别,无论是思想政治类培训,还是业务技能类培训,都要求全体职工参加,参加培训人员范围“大而全”,出现“一锅煮”“一刀切”的现象,极易使职工产生厌恶感,浪费企业资源,影响培训效果。教育培训内容到生产经营实际之间的转化是否顺畅是衡量培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如何更高效的将培训内容用于指导实践,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仍然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 企业职工培训的创新建议
3.1更新观念,树立整体教育意识尤其是终身教育思想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远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有的单位领导认为,教育培训是软任务,因而研究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也有少数专技人才存在短视思想,认为教育培训可有可无,有的单纯追求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对培训与自学不感兴趣,殊不知人才的形成和成长离不开对人才的教育培训。从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整体要求来看,知识经济社会的教育体系将是纵有系列,横有联系的多层次、多类型,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在内的复合型体系,实质是将各类教育视为一个整体的教育观。继续教育关系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关系到广大专技人才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定要更新观念,克服短视行为,确立终身教育思想。
3.2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岗位培训是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根据从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素质的需要,对其进行以提高工作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其目的是使职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培训,它的实施应该面向实践,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技能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它既是一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用一致的培训活动,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本身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根据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务必在抓好岗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关键技术岗位的培训,这是为了满足新产品研发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应针对后期的生产情况、结合实际,对各车间在的生产流程中缺乏的有关工种,要及时地开展相关工种的“岗前培训”,杜绝盲目上岗。使职工在没有开始生产前就接受较系统的培训,掌握生产的技术要点和各项管理要求。从而,在正常的生产中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
3.3全面掌握培训需求,精准定位工作目标
把科学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合理编制教育培训计划作为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的基础工作,全面掌握各层次职工的培训需求。每年年底,定向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以问题和目的为导向,通过调研走访、职工座谈、调查问卷、征求意见等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职工进行客观、准确、细致、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科学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需求导向、务求实效、偏重一线的原则,力求涵盖管理类、专业技术类、生产操作类、业务类和服务类等各类别、各序列、各岗位,清晰界定日常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的内容,明确参加各类别培训的人员范围,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天数、形式、参加人员范围等,做到培训项目具体、培训内容清晰、培训对象明确,避免一味追求培训期次多、时间长、范围广,减少培训工作忙闲不均或者集中扎堆进行的现象,确保培训计划的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和培训效果。持续改进对培训实施效果的评估方式,不能仅停留在反映评估层面和学习评估层面,还应多开展行为评估和结果评估,进一步关注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的情况和培训对提高企业业绩的影响,实现教育培训的提质增效,达到思想教育常态化、培训管理规范化的目标。
4 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已经必不可少。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给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证,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对当前的社会生产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魏法力.论职工的教育培训机制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7(07):115-116.
[2]梁敏.企业职工培训教育科学化之战略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