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文强
陕西欧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传统的市政工程造价方式在各工程步骤相对孤立,各阶段存在较大鸿沟,使得造价过程繁琐而低效。BIM技术的出现,有效的协助了市政企业信息参数化、模型化,全面把控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问题,并使信息公开透明。本文介绍了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全过程的运用,并剖析了在传统造价方式与BIM技术造价方式的诸多区别。
关键词:市政;BIM;工程造价;市政工程
引言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它是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整合、数字化,形成一个三维的信息模式数据库,多维化的展现建筑工程的物理和功能特征,并且能够进行动态地更新。在每个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中,BIM技术可以给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不同利益相关方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我们在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BIM技术来进行“提取、更新和修改”相关的信息,用来支持和反映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相关方的协同作业。
一、基于BIM技术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价值分析
(一)材料控制方面。一般来说,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主要是以材料费用为主,所以材料控制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材料种类繁多(石灰、沙砾、钢筋等土建材料),我们在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消耗,在进行成本分析工作时十分困难,与最初的施工图预算也无法形成同步的成本分析对比。施工单位也可以采用更加优化的材料采购与使用计划,实现对于材料费用成本的控制,强化科学管理。
(二)成本控制方面。基于材料控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BIM技术在建设项目总体的程度上进行进程计划分析。用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来分配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人、材、机等的投入使用情况,强化对于建设资金的管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过程的施工工作中完成施工成本的控制。从而去编制出可以快速实施并完成的“估、概、预、节、决”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造价计算,确保施工任务平稳、准确的进行,进而提高造价人员对于施工项目成本的管理能力。
(三)数据资料的积累方面。我们在当今时代下,便可以通过BIM技术的信息共享功能,做好工程造价的资料积累,把这些历史数据与信息储存在BIM共享信息平台上供大家查阅浏览。当我们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中,我们还可以将原有存在的数据调出以作为工作数据的对比参考[3]。有了这些专业的数据做参考,会更加有利于我们造价人员的造价计算与编制,也会大大强化我们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
二、在市政投资决策阶段的运用
造价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的全過程环节。传统的投资预算方式容易缺少全面性、合理性,且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共享性较差。对于业主而言,在投资之初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预估项目有可能遇到的风险,便于业主在决策初判断好方向,预测项目缺陷,便于及时纠偏调整。在决策阶段最大程度的发挥BIM平台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在海量的信息中分析提取有效的信息,在保证数据清晰透明完整的前提下进而组建工程模型,使得造价指标的可行性大大提升,为业主的投资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进而确定最优的投资方案,确保造价指标更具准确性、灵活性。
三、在市政设计阶段的应用
使用BIM技术作为多方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将市政设计阶段的信息透明可视,三维立体直观的呈现设计效果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优势。
在设计初期通过投资额来进行具体设计,运用BIM进行施工图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总成本造价,并且精细化的工程量计算可以将传统方式难以体现的施工措施项目及节点做法绘制在图纸中,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工程量计算及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保证了在设计初的成本控制。将计算结果与历史记录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成本归集、成本核算,图纸设计与企业定额充分结合下导出的报表清单可以使企业对项目的精细环节进行更有效的把控,进而使效益最大化,长期的数据积累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充实的数据基础及技术储备。
四、在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传统的算量组价方式在进行造价预算的过程相对复杂,并且效率低下,使得对施工合同的价格波动不敏感,方案编制不合理,进而导致招标文件、拦标价、标底制作出现错误,难以保证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BIM通过将规范标准、图纸信息、清单定额及环境工期信息导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出的工程量比传统造价更为精准可行,并且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在招投标前,传统的方式需要大量人工来对标底及工程量清单进行详细审核,保证其资质后才可以发标,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难以保证其准确性,难以控制的人工误差,最终使得工程造价出现较大偏差。运用BIM技术可以通过云计算进行施工全过程控制,确保招标过程的透明公开。经不同单位的工程量及造价预算继承到统一平台进行深刻分析,便于比较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保证招投标过程的顺利展开,降低了风险与法律纠纷的可能性。
五、在市政施工阶段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及时的记录工程变更签证并加之审核,透明公开的平台促进各参建单位的信息交流与数据共享,科学的控制造价减少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人员配置与矛盾纠纷。施工过程的可视化可以科学监测施工动态,便于不同的施工阶段收集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减少数据失真现象。并且BIM模型添加的进度款支付系统可以精准的反映不同参建单位的款项信息,对各种审批流程进行及时处理,提高了业主方的反索赔能力,极大的减低索赔概率,工程签证信息也更为精准的计算。平台可以及时的发现施工问题并加以反馈,进一步分析投资偏差,便于业主及时采取纠偏措施,进而有效的进行成本控制,通过建立工程模型,对不同参建单位的人力资源、施工设备进行科学划分,对施工现场的资源进行合理调拨,对施工成本、人力资源投入及工程物料成本的数据统计分析,精细化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纠偏,保证工程进度、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对施工质量也有了严格的把控。
六、市政工程竣工阶段的运用
市政工程竣工阶段涉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工程资料、签证变更各类信息资料的汇总统计分析,各类信息是保证工程造价精准可控的重要依据,并且核算后的工程量需要相关人员还具备一定的财税及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技能储备,繁杂的资料,过高的技术门槛使竣工阶段的造价工作开展缓慢。而贯穿全过程的BIM系统可以调用投资决策过程以来的数据库,根据不同的需求生成不同的报表,并与不同过程不同阶段的工程量信息和结算款进行分析比对,极大的提升了竣工阶段的工作效率,使得施工全过程造价可控可视,在公开的信息平台进行公示,保证竣工阶段工作的公开透明化,更精准的完成竣工阶段的造价工作。
结语
新形势下,BIM技术给传统的造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方式新的思路。通过BIM技术可以更精细化的对市政造价进行管理,解决传统造价方式的诸多弊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率和造价管控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楠.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 饰,2020(2):203-204.
[2]陈安琪,高婷婷,陈坚.BIM技术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分 析[J].教育评论,2019(12):143-147.
[3]王英华,程辉.BIM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 值工程,2019,38(26):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