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王正军
[导读] 将市政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正军
        四川良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25000
        摘要:将市政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设单位必须以现阶段市政工程管理状况为立足点,制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将各项市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推动市政工程的发展,提高其建设水平。
关键词:市政工程 建设管理要点 及管理体系 完善探析
引言
        市政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活动创造便利条件,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推进提供支撑,具有很大现实意义。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为工程建设阶段应落实的基本要求。而现实施工实践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怎样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认真落实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采用合理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这是当下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
一、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现状
        (一)管理队伍及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管理质量意识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市政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管理意识及管理理念决定着市政工程的质量能否过关。但当前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市政工程建设对于政府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存在资金投入少、所需材料及人才短缺的状况,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使得发展受限制。而且由于市政工程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责任由政府承担,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任命有些随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工程管理理念滞后,对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也了解不够,无法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突发状况出现时无法有效解决,只是盲目地追求进度,使得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频出。
        (二)质量意识偏低
        因为市政工程项目自身具有一定特殊性,很多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实践中过度重视工期,尽管能符合工期设计要求,而没有给予工程建设质量较高重视,质量监管力度严重不足,经常会出现抢干、蛮干等不良施工行为。开发商及各施工部门等责任主体并没有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或者对强制性标准内容缺乏确切掌握。部分人片面认为,道路、排水工程和结构安全之间并没有建设紧凑的关联性,损伤后再行修补即可。因而,在市政工程建设实践中,为加快速度而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或设计图示施工,人为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施工技术材料产出和工程建设两者间并没有同步推进,表格不规范及不统计的情况较为普遍,后补资料的情况较为常见,部分施工单位位应对上级检查甚至出现伪造资料等恶劣行为。
        (三)现场施工技术措施不到位
        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现场施工安全的技术手段,但是现场还是存在一些技术措施不到位、措施不规范,无法起到预想的安全保障作用。比如,现场围挡设备达不到安全要求,设置的临时遮拦不牢固,没有安排专人管理,警示标志设立不到位,交通导行不科学,夜间照明不够等。此外,安全施工方案未执行到位,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或者在市政建设工程现场未按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同时存在安全施工方案未审批的问题,这些都是影响安全施工的隐患。
        (四)成本管理风险管控思想不到位
        大部分市政工程的承包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对下属员工没有激励措施,员工工作积极性差,风险防范意识弱,很容易出现工程建设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思想上忽视风险管理的工作或是行动上没有制定完善的措施预测和管理风险,都将大大降低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应对措施
        (一)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每项市政工程均是城市系统的重要构成,对城市发展运营过程起到良性推动作用,若市政项目质量出现问题,则会损伤国家、群众利益,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

故而,在建设市政工程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与人员一定要树立提升工程建设质量的责任感、使命感,整体强化质量意识,有选择性地借鉴与应用有效管理工程建设质量的先进经验与方法,有针对性的完善自我、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应作为市政工程建设者严抓质量过程中遵照的理念。
        (二)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制度
        市政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设单位接手工程后首先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然后再根据已掌握资料进行设计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操作方案,为工程的正常完工、保证施工进度奠定基础。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应成立专业的队伍,由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共同构成,然后开展学习工程建设标准、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科学地进行质量检查、进度控制等工作,并定期开展培训,以更新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当出现影响工期的问题时,管理人员要及时与政府、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根据具体的情况重新规划,万不可出现追求速度而不注重质量的情况。此外,建设单位应重视管理制度,实行层层管理的制度,责任明确到个人,出现问题时按规章制度追究责任,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
        (三)严格把好市政建设工程现场安全措施审批及安全设施验收关
        市政建设项目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是保障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现场监理单位严把安全措施的审批工作,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应该严格要求所有施工方案均有专门的安全方案,对现场危险点进行分析,提供专门的安全措施。对于普通项目的安全措施,由市政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员审批;对于重要的安全施工方案,除了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审核外,还要由现场安全总监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从行业强制标准、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由总监批准方能开工。
        (四)做好成本管理持续监控风险管控
        要做好市政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准确找出各施工环节和施工流程的成本风险,保证成本核算和成本预算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使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计算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出现形式固定或僵化问题,缩小核算成本与实际成本间的差距,全面提升控制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此外,施工单位要提升信息时代自身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网络化能力,有效整合和优化网络资源,通过科学的信息管理方式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增强风险管理的全面性。
三、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
        (一)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综合培训
        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不仅是工程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还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紧密关联,是城市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面向员工做好培训工作,在提高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
        (二)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必须加强控制力度,以确保每项工作均具有合理性,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由于施工安排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开展状况,因此建设单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力度,合理组织各项工作,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使其可在安全的环境下依次展开,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管理水平较低,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工程的质量,需要企业重视起管理以及监管工作,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王芸.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探析[J].江西建材,2020(07):194+198.
[2]陈春.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研究[J].居舍,2019(36):131-132.
[3]刘涛.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185-186.
[4]周小松.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研究[J].居业,2019(06):156+159.
[5]宋永琪.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2):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