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文亚2.张蒙娟
2.1.身份证号码:41072719901216****;2.身份证号码:4108811992102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多数市政工程属于一项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工程,会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
引言
将市政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将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设单位必须以现阶段市政工程管理状况为立足点,制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将各项市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推动市政工程的发展,提高其建设水平。
1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队伍及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存在管理质量意识不高、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做好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市政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管理意识及管理理念决定着市政工程的质量能否过关。但当前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市政工程建设对于政府及社会发展的作用,存在资金投入少、所需材料及人才短缺的状况,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使得发展受限制。而且由于市政工程由政府出资建设,主要责任由政府承担,使得企业的管理人员任命有些随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工程管理理念滞后,对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也了解不够,无法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在突发状况出现时无法有效解决,只是盲目地追求进度,使得市政工程建设管理问题频出
1.2市政工程建设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存在监管工作人员不足,综合素质差、监管人员构成不合理、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首先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复杂性要求监管人员专业技术必须过关,而且要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在现场参与技术管理,但因为市政工程监管市场的不规范性,监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对施工现场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判断;其次是在监管人员的构成上,施工单位重视眼前利益,监理花费较少,大多由刚毕业的新人、已退休的技术人员组成,出现问题时不敢管、不愿管现象很常见,从而使得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水平不高。最后,很多监管企业存在不具备监理资格的问题,所以现场监管工作不具备有效性。即使有的监管人员具备了监管资格,却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权力,数据来源于施工单位,一切听从于建设单位,无法充分发挥监管的作用。这使得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不太乐观
1.3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本过高,施工现场问题频发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依据,导致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成本过高。由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此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加大了施工成本。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最常见的施工问题就是地面破损或者出现裂缝。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者措施不到位,因此造成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出现这种问题,一方面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不方便,影响行车的速度;另一方面长期以往容易造成地面下陷,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了市容,并且还会造成地基的损坏。
1.4施工单位本身存在缺陷
施工单位会直接参与到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但是正因为我国很多施工单位会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薄弱的阶段。多数的施工单位又不存在一定的施工资质,不得已只能够依靠挂靠的方式来进行施工,最终也就不能够满足施工的过程。如果多数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就会在之后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
2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措施
2.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是工程项目开展全流程中的重点追求目标,因为任何一处质量的不达标,都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及经济效益造成巨大影响。换言之,工程质量检查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前期,建设单位需加强材料进场时的质量检查,以保证投入使用的各材料均可满足质量要求,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提高工程策划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对于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来说,形成科学的工程策划方案是其得以顺利落实到位的重要前提。这主要是因为其可以在推动工程开展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免在建设期间因预算不足等问题而导致停工等异常状况。由于工程策划具有持续性,且贯穿于施工全流程中,因此将建设单位需根据每项专业施工内容编制相适应的策划方案,并通过此方式持续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另外,在做好工程策划工作后,还要引导员工有效地履行自身的职责,让其依据规范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综合培训
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不仅是工程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还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显著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具有特殊性,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具有紧密关联,是城市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面向员工做好培训工作,在提高其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从市政工程施工人员队伍组成来看,通常农民工占据较大比重,这部分人员往往文化水平偏低、专业技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责任感。为了推动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对这部分员工的培训,打造高素质的综合施工团队,让各单位、小组共同协作,进而将市政工程的具体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2.4完善市政工程现场监管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监管,因此建设企业应完善监督机制,做到仔细地筛选监管机构,选择具有监管资格的机构。首先,企业在选择监管机构后,建设单位应明确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职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权利,以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避免违规情况的发生。其次,企业应提高对监管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从事监管工作,并且发挥积极作用。然后监管机构自身应加强对硬件的投入,建立自己的质量检测中心,而不是依靠施工单位的质量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充分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最后应完善监管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充分尽到自己的义务,时刻监督现场的施工情况,并在发生问题时及时地进行解决。通过上述在监督方面的改进措施,市政工程建设的现场监管管理工作效率会得到提高。
2.5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市政工程建设通常具有工程量大、人员流动性大等特征,这造成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建设单位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2.6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必须加强控制力度,以确保每项工作均具有合理性,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由于施工安排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开展状况,因此建设单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力度,合理组织各项工作,使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使其可在安全的环境下依次展开,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管理水平较低,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工程的质量,需要企业重视起管理以及监管工作,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春.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及管理体系的完善方法研究[J].居舍,2019(36):131-132.
[2]贡世琦.对市政工程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36):51-52.
[3]杨文婕.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方法的研讨[J].建材与装饰,2019(34):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