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蔡骐 史宏旭 范林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应用最为广泛
        蔡骐 史宏旭 范林
        鞍钢房产建设有限公司,辽宁 鞍山 114031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湿度、温度以及地基不均匀下沉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混凝土裂缝,进而对建筑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混凝土结构中裂缝出现的主要类型,并从建筑结构设计入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希望可以对混凝土裂缝防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技术之一,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控制,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故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讨论分析。
        1混凝土结构特点
混凝土结构是如今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结构之一,混凝土结构是将水泥、砂石和水作为主要材料,再加入其他辅助性材料制作成的一种结构,主要以混凝土为主,混凝土结构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几种类型。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首先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和设计需求进行不同样式的塑造,以此满足建工需求。其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其他材料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在制造混凝土结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振捣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断上升,使之较为牢固。最后,由于混凝土结构主要以砂石、水泥进行混合制造,因此具有成本的优势,同时这些材料资源丰富,不仅容易运输,而且收集也较为容易。
        2建筑结构设计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危害
        2.1破坏混凝土结构,严重时造成建筑物崩塌
建筑一旦出现裂缝,就容易使水分沿着裂缝进入建筑内部,如果此时再加上极端天气的影响,如冷冻灾害的发生,裂缝内的水分就会遇冷结冰,体积变大,在裂缝内膨胀,对裂缝产生向外的扩张力致使裂缝宽度和深度继续加大,破坏了混凝土的结构。如果不及时修复任其发展就会形成有害裂缝,有害裂缝会严重影响建筑的结构性能、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严重时直接造成建筑物崩塌,对社会和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2.2致使钢筋锈蚀,破坏混凝土的粘连性
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钢筋处于混凝土的包裹之中,一般不容易锈蚀,并且由于混凝土的pH值呈弱碱性,对钢筋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致使钢筋和混凝土结构发生分离,钢筋失去混凝土的碱性环境的保护,与水分、空气接触,特别是在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下,加速了钢筋表面的锈蚀,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另外,钢筋的锈蚀也会反作用于混凝土裂缝,锈蚀会减弱钢筋和混凝土的粘连性,容易沿着钢筋走向形成更大的裂缝,再加上水分、空气的作用,钢筋锈蚀程度加深,彻底失去对建筑物的支撑作用,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将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的倒塌。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施工技术手段
        3.1结构施工控制技术
在当前土木工程规模化建设过程中,伴随工程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作为重要原材料——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在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产生一定影响的同时,为确保预期工程施工目标的达成,将结构施工控制技术实践于生产环节现已迫在眉睫。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结构施工的作业流程主要是规划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制备——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混凝土灌注定型——振捣——表面磨平处理——结构拆模——养护。在结构施工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为确保技术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发挥,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设计部门工作人员需在全面掌握和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现场地质情况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力学参数的设定进行合理设置,由此在规避各种坍塌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应用混凝土结构时,不仅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作业,此外还要结合土木工程实际地质特点及下达的混凝土结构方案,对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系统化筛选和检查,由此在规避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同时,为预期施工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除此之外在进行搅拌过程中,据调查搅拌工序对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为此在进行搅拌时,基层产业机构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先石子、水,后砂子、掺合料,最后水泥”的顺序进行投放、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确保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作业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为避免混凝土泥浆流出和离析情况的出现,当搅拌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需加紧混凝土浇筑作业。
        3.2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温度控制技术应用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的施工作业要求,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提高对水泥选择的重视度,即通常选择水化热更容易控制的硅酸盐水泥进行搅拌处理,由此规避因水化热问题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工程整体施工成效;另一方面在水泥使用过程中,为避免水泥热量超过可控范围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温度,施工人员还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用量,并在浇筑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和外界温度、地表温度,由此为预期施工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3.3抗裂技术
简单来讲,所谓的“抗裂技术”顾名思义其主要问题就是用来解决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当前土木混凝土工程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的新市场经济常态下,这种技术的应用率也在持续增加。在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这种技术在使用时为确保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一方面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将膨胀剂一类的添加剂混入到混凝土中,由此在全面提升混凝土抗压抗裂能力的同时确保混凝土整体强度;另一方面为规避坍塌和漏振现象的出现,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还要对原材料比例进行适当调整,由此在全面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同时,降低后期各类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4不断强化混凝土的抗裂性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温度应力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有利于解决外部因素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不利影响,而要想从根本上规避各种不良问题的出现,提高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不断强化混凝土的抗裂性是十分必要的。就目前来看,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来强化混凝土抗裂性——添加外加剂、添加抗裂性能较强的材料以及确保各种原料的科学配比。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合格,在目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3):190–191,193.
[2]张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8):16–17.
[3]严东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3):92,94.
[4]董文炫.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20(6):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