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3期   作者:赵贯志
[导读]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因此,乡村景观越来越受追捧,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融入乡村景观成了必然趋势,

        赵贯志
        平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济南  250400
        摘要: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因此,乡村景观越来越受追捧,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融入乡村景观成了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时代对规划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本文探析如何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以期能为相关方面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引言
        伴随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追求较高的物质水平,而且也更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加之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的景观审美。乡村,是人们聚居的重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来,乡村景观随着生产、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展现出了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以其质朴、实用、亲近大自然等优势,不断吸引着大批的观赏者和风景园林设计人员,也使其成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灵感来源[1]。
1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简单来说,就是以田园风光为主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在人们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对自然的开发,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而产生的自然景观。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也会对自然产生一定影响,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最大化地保留了农业生产的生态文明,乡村中的建筑物、耕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无不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乡村景观既包括当地的自然因素,也包括当地的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山川、河流、树木等;人文因素有耕种、村落、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
2乡村景观发展特点
2.1地域性发展特点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自然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就必须了解当地的文化。在景观建设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体现都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很多乡村景观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保护,同时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对当时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文化保护的重要体现。
2.2生产性发展特点
        乡村景观与乡村居民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乡村居民体现的是积极勤恳的生产特点,在将乡村景观融入城市风景园林中时,要将这种生产性特点展现出来,弘扬我国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城乡经济的发展更具特色,也让更多的居民感受到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充分展现我国人民的“正能量”[2]。
2.3生态性发展特点
        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更加原生态,要想在城市景观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的特点,就要保持原生态这一特点。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所有的景观建设和乡村元素的应用都要符合国家对景观建设的要求,让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持续优化。另外,城市景观建设要体现乡村景观的原生态特点,体现乡村的魅力,促进让乡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价值
3.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乡村景观
        据调查表明,大部分的设计师在城市风景园林中喜欢掺入一些乡村元素,通过运用较为抽象化的艺术手段将乡村元素很好地表现出来。还有一部分设计师会在田园山水设计中掺入一些乡村元素。
        大部分的园林设计师都会选择捕捉的方式仔细地观察乡村景观,展现其近几年的发展动态和自然景观规律,在原有氛围上改革创新。有些园林设计师会通过加工提取的方法将乡村景观的文化地域特色展现出来,突出该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特色,让人们在查看设计图时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价值
        (1)可以很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规划时突出乡村景观元素,可以更好地提高风景园林的品质和品味,还能传承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很好地延续乡村景观所承载的历史文脉。


        (2)强化人们在农业方面的体验。园林设计师在绿地设计和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添加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体验,将农田配置和使用在景观设计里。园林设计师通过这些限制性的空间,为城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具有乡村特色并可以进一步认识农作物的平台。在现代化的城市风景园林中更好地运用乡村景观,可以加深人们对乡村景观的认识。
        (3)展现美好的田园风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近大自然,乡村景观设计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通过为人们搭建乡村景观观赏的平台、在花园周围设计围栏矮墙等方式,可以展现乡村景观中所蕴含的美好田园风光,这是大部分园林设计师帮助人们充分认识乡村景观的重要途径。
4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4.1保留乡村历史文脉
        乡村历史文脉是指乡村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历史文化,体现了乡村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具较高历史价值,具独特性、地域性和原创性[3]。将乡村景观应用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当中时,首先应注意保留乡村原始的历史文脉,并有目的性地进行保护,以免其因城市化建设而慢慢被磨灭。具体地,在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可将设计理念延伸至乡村景观当中。如将城市风景园林道路延伸至乡村边界当中,适当保留乡村边界与城市景观之间的通道,在此通道的尽头,可以看到真实的乡村景观,如乡村的房子、耕田、菜园等。又如可在原有场景保留的基础上,开辟一定面积作为农家乐场所,参观风景园林的人员可参与农家乐,体验乡村生活,或耕种、或采摘蔬果等,体会乡村风情。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加快,乡村景观定会逐步融于城市景观当中,因此,在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及设计时,务必要保留可体现乡村历史文脉的事件,如建筑物、道路、河流等,以体现乡村风情,避免乡村文化在城市建设当中慢慢消失。
4.2加强农业体验
        现在,城市很多居民并不了解乡村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下一代基本不会接触到真实的农业劳作,不了解农业劳作的辛苦和难度,也不明白耕作的意义,很多城市居民的下一代甚至不知道最基本的春种秋收过程,部分城市居民对于乡村居民的看法也非常片面。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时,可于规划和设计中适当加入农业体验,让城市居民切身接触农业,加强城市居民对于乡村文明和文化的了解。现在很多城市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中,设计人员会开辟一块专门的地方用于种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如青菜、葱、萝卜等,或是通过建立农业体验基地、农业体验管等方式,让城市居民及其下一代均可时刻关注农作物的生长,加强人们对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同时,加强风景园林的特色营造,有利改善城市与乡村居民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双方的矛盾。如江苏南通园博园展览当中的自然景观——“桑树村庐”,以桑树、茶树、棉花、向日葵等当地常见的农作物作为点缀,向人们展示全新的乡村自然景观,其也成为当地郊区的重要生态基地。
4.3统一规划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兼顾经济及生态效益
        当前我国部分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开始呈现出一种半开放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设计自然景观时,会有目的性地保留当地原有的乡村景观,并将其融入新的自然景观中。在保留乡村景观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还实现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游客观光时,景区内村民仍可继续进行原有的劳作,部分居民还会在景区内开设一些乡村景观经营活动,如农家乐、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等,游客可在景区内进行食宿,参与各类户外娱乐活动,不但保留了当地的特色风土民情,而且大大减少了景区规划成本,既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兼顾一定生态效益,实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为此,在将乡村景观应用于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时,还应注意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统一规划,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5总结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加入乡村景观的元素是提升整体景观完整性和美观的重要体现,乡村景观的加入不仅仅体现了风景园林的生态保护作用,还能够为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无论是是对环境的保护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东焱.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运用[J].地产,2019(13):50.
[2]王守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J].城镇建设,2020(2):332.
[3]李永怡.乡村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运用[J].城镇建设,2019(10):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