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康
江苏筑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2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不断加快的过程,城市中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增加。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耗材问题也愈发严重。建筑的质量控制在技术研发以及建筑科研当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个工程中,工程材料是构成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最重要的单元,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设计以及质量标准,会影响到工程的结构安全,所以对工程材料进行控制是工程建筑设计当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就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进行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始终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这是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容易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建筑工程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重要的因素,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工作,能够提升工程材料质量,能够帮助需求者在众多同类材料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产品,提升材料选购的性价比。通过有效试验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各类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以及原材料质量进行评价,还能够检验材料性能,科学选择材料,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例如,诸多填料、砂石材料,通过试验检测技术,判断其是否符合建筑工程实际需要,能就地取材使用,对降低整体工程成本有很大帮助。第二,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引入更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通过有效的试验检测技术,能够对新材料适用性、可行性进行鉴别,对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新技术有很大帮助;第三,对材料配合比设计进行合理优化。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材料,包括水泥砂浆、混凝土等都需要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有效试验检测,能够保证在满足设计强度基础上,控制灰剂量较少的混凝土、基层配比,优化配比方案,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整体成本造价。
2 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
2.1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路径。选择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内部结构的有效检测,通过技术方法查出潜在问题,同时无损检测方式是以抽样检测为主,是以不损坏试件质量为前提,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若是建筑环境比较复杂,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比如高温条件下材料就会发生蠕变或腐蚀等,从而导致内部变形。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试件,甚至形成裂缝问题,从而威胁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有关部门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无损检测技术,以定期检测方式为主,同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2 实现远距离工作
基于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促进无损检测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深度结合,显著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与水平。“无损检测技术+信息技术”可以进行远距离工作,即在建筑工程检测位置安装相关设备,就能够获取此位置的各项数据信息,同时采集设备能够把数据信息传输至相应的接收设备,由此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汇总、分析检测结果,不但减轻了工作压力,也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3 建筑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
3.1 保证材料供应源头合格
为避免市场恶性竞争,提高进场材料的质量水平,国家对建筑材料供应的企业,制定了规范的招投标过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为确保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物资采购人员应邀请监理人员一起对待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需求,材料运输过程中是否出现损耗,材料种类是否满足要求等。另外,物资采购人员在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企业时要将具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作为参与投标活动的一个硬性标准;在招投标结束后,对相应许可证进行检查,确认材料供应企业确实符合资质。对于一些大型施工项目来说,预选合格承包商中随机抽取3~5家同一类型的材料,交由权威检测机构对其材料性能进行检测,检测通过后才能作为材料供应商。对同一材料供应商同批次材料性能由具备相应检测机制的机构进行随机抽检,择优选择材料,如果条件允许,应对上述材料的供应商和检测机构人员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专业资质水平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方式可分为笔试和实操,既要考察材料,检测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考察其实操能力。
3.2 保证试验检测设备、人员到位
根据建筑工程规模,在接到材料试验检测任务后,需要确定中心实验室布置,确定施工现场实验室数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工程材料检测需要,确保能实现跟踪检测,掌握实时的试验数据,对工程质量提供帮助。作为材料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只有考核成绩达到标准后才能开展具体试验检测工作,要求持证上岗;当然,试验检测的仪器设备也决定了检测结果准确性,需要在工地实验室以及中心实验室中,配备与实际检测工作相匹配的仪器设备,同时需要经过相关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根据这些仪器设备使用频率,及时实施计量检定,避免由于仪器设备误差影响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
3.3 从检测角度确保材料质量
材料在进场后必须逐批次进行登记,并安排专门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管理登记,根据材料特性和工序计划对材料进行分批次堆放,严禁混合堆放,在材料堆放区域内要做好防水防潮防腐蚀措施。材料进场后,物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按照相关规范对相应物资定期进行性能检测。所有最终投产的材料在进入投产前都必须进行检验,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材料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要立即清出工地以防误用。同时要对材料质量不达标的原因进行追查,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是由于物资管理人员工作的疏忽,要问责于材料管理人员;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是由于材料供应企业的问题,要立即切断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在进行材料抽检时,监理或甲方代表要全程监检,所有的样品都要留样登记,以备复检。在材料抽样过程中,要对材料的抽取位置、抽取时间、所处结构进行明确标注,以防止后期信息混淆影响判断。负责材料检测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并能熟练掌握材料的检测操作,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检测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到具备相应检测条件的地方对相关材料进行检验,不能由于检验条件特殊就免去了对该批次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
4 结语
对于一个施工建设项目而言,材料的采购成本占整个施工总造价的很大比例,材料质量是直接决定施工完成效果的基础。如果材料从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使用寿命,不仅对施工项目本身会造成影响,而且对于企业的对外形象和业主利益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东军.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6):98-99.
[2]潘启鎏.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实践中的运用标准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6(17):12.
[3]梁万昌.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7):46-47.
[4]曹曦艳.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0(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