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佳2.孟卫平
2.1.身份证号码:41112219910324****;2.身份证号码:41112219841002****
摘要:后浇带施工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来保证后浇带质量,做到施工规范、工艺合理,确保结构受力安全性,避免不可预见的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其中避免渗水的问题以及其本身所造成的质量通病。因此做好后浇带的防渗漏是最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也是保障地下室能够安全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根本。在进行防渗漏施工时必须对关键施工技术予以准确掌握,必须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进行优化技术探讨,确保后浇带具有良好防渗漏功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优化技术
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由于自身特性影响,一旦施工过程中,施工面积较大,就会出现收缩不均匀等问题,导致施工建筑产生裂缝。而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就能够很好的预防施工裂缝问题的发生,能够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的质量。为了保证后浇带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进行优化技术探讨。
1后浇带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后浇带的成品保护及养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有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后浇带上进行蓄水养护,同时也能检测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防渗要求,并在周围设置临时护栏。后期防水施工,根据防水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施作附加层。就后浇带施工工程中要注意的事项:⑴模板支撑系统要独立⑵后浇带内钢筋应区别于其它钢筋性质认真处理⑶加强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防护处理
2后浇带施工技术
2.1技术特点
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在修建过程中非常注重用户的使用需求,修建的更加人性化,且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让用户获得更优的建筑体验。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的施工因素对导致后浇带施工结构产生不同的变化。但是,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要求来计算出后浇带的施工类型。后浇带的内筋施工也分为了两种类型,分别是全断开再搭接和不断开附加筋。当完成后浇带施工作业后,施工单位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混凝土补浇时间进行施工作业,需根据具体施工设计确定。最后,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工程规模和混凝土用量对混凝土后浇带进行养护。只有满足上述施工设计要求,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2.2技术类型
目前,后浇带工程施工按照功能特点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沉降后浇带施工、伸缩后浇带施工、温度后浇带施工。其中,沉降后浇带施工能够很好的预防智能建筑的不规则沉降问题;而伸缩后浇带施工能够预防墙体裂缝问题;温度后浇带施工能预防温度裂缝问题。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后浇带施工类型,才能够达到预防施工的目的。
2.3技术作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后浇带,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收缩应力的发生概率。首先,需要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将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分别进行施工作业,直到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才能够通过现浇混凝土的方式来实现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的无缝连接,这种做法能够更好的解决施工沉降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作业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差、压力差、高标差的合理调整。所谓时间差主要指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即主体结构先施工,裙房再施工;而压力差主要指施工单位需要通过降低土层的压力来减少土层对主楼的附加压力;高标差主要指计算过程中需要先计算沉降值,再根据沉降值计算出降低裙房标高,提升主楼标高,保证主体结构与裙房结构的标高值不会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减小温度收缩、沉降问题,可以有效的预防施工裂缝的产生。
3优化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全力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
材料因素是影响防渗防漏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我们能够发现很多时候地下室后浇带出现渗漏大部分是由于材料问题造成的。因此,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也是保障工程的防水性能。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和水灰比,以确保配合比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混凝土要求混合均匀,不得出现离析现象,防水材料质量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因此加强材料验收及过程监督是对材料合格的重要举措,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要求施工队伍每道工序必须进行报验,否则不予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这也是最基本最关键的要求。
3.2严格按后浇带施工工艺执行
⑴规范后浇带施工处理
由于设计及受力要求,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钢筋在外露环境下,容易锈蚀会直接影响受力性能。在板面后浇带上面两侧,砌两皮砖块高的挡水带,防止雨污水、各类垃圾进入后浇带内,外露的钢筋上刷上水泥浆或钢筋防锈漆,面上用木板或铁板固定封盖好,涂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标志,以作提醒。底板部位: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做好后浇带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检查底板处是否存在渗漏水现象,确保无渗漏点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墙面和顶板部位:地下室外墙立面施做具体有围护的预制板,以解决地下外墙提前做防水和回填土问题。
⑵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前,清除后浇带内的积水及杂物、凿除软弱混凝土层及浮浆,并用高压水抢冲洗钢筋和止水钢板,提前一天充分湿润施工缝。两侧施工缝处铺一层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浇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通常采用收缩补偿或微膨胀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板体后浇带混凝土厚度,加宽现浇宽度覆盖过施工缝,与顶板交接处的阴角部位做成八字角,也可延长了渗漏水长度为了使施工缝两侧结合得更加越紧密,气温最低时进行浇筑,,待温度升高后,施工缝处会结合的更紧,因此浇筑时间宜选择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段是很有必要。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外墙和顶板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当出现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退回原厂按设计配合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进行二次搅拌。浇筑和振捣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快插慢拔,细致捣实,严禁出现漏振或振捣不密实,以便施工缝处混凝土能够紧密结合,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后浇带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随意扰动、拆除后浇带支承的底模板和加固模板得支撑体系。保证在养护期间,后浇带面上不得施加可变荷载或重物。
⑶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特别注意养护,减小温度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抗渗漏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达到不裂不渗的效果。后浇带混凝土应适当延长带模养护时间,拆模后应优先采用涂刷保护剂的方法进行养护。采取覆盖洒水保湿养护的方法,浇水湿润,随后压盖一层保水薄膜、土工膜、麻袋、草袋等保湿养护。加强混凝土养护,必须责任到人,由专人负责,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或工程完成后特别容易出现渗漏等问题,优化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跟踪落实后浇带的防渗漏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贯彻质量是第一的思想,把确保质量放在首位,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庆林.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22):158-158.
[2]赵军.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8):1744-1744.
[3]黄登锋.关于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0):1685-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