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君行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结构工程的重要形式,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并且由于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混凝土工程施工日益增多,所以为了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优势特征,对建筑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保证建筑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混凝土;施工特征;施工技术;施工要点;
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建筑形式,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对混凝土工程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裂缝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及其经济效益,以下就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优势特征
1.保证建筑强度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建筑物强度与混凝土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可以让混凝土材料发挥自身的强度优势,在其凝固以后,确保建筑工程达到一定强度。想要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优势,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配制不同混凝土材料。
2.提高建筑防水性能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防水性能好坏关系着建筑的后续使用情况,只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发挥其最佳的使用功能。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融入混凝土结构,其较为显著的优点便是施工成本低且施工步骤简单,除了这项优势,还可以发挥混凝土结构良好的防水性能,可以说对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中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混凝土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分析
1.混凝土工程泵送施工技术分析
混凝土工程建设中的泵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的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性能,摩擦力小;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科学试验混凝土不同配比的性能和强度,并结合施工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施工的强度和性能。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大小和性能都有严格要求,并适当掺加减水剂等外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和粘聚性。
2.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建设一般对基础施工要求高,尤其是对施工整体性的要求,并且经常需要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此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
三、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1.充分做好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主要体现在:(1)施工材料准备工作。第一、水泥。首先应优先使用低热和中低热、综合性能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以控制单位用水量,在保证同基准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的前提下,较高幅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收缩作用的目标。
第二、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第三、骨料。其中砂石的含泥量对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具有较强的影响,控制失当可能导致结构严重开裂,因此砂的含泥量应≤2%,石的含泥量应≤1%;掺加≤混凝土体积25%的粗骨料,将块石最大粒径限制在150~250mm范围内,可相应降低用水量、泌水量与混凝土收缩作用。第四、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的加入能够很好地降低胶结材料的水化热,其中,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对于降低混凝土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均具有明显意义。(2)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制定施工专项方案,并根据方案、砼技术指标要求、机械设备需求量;并备用几条振动棒;安排专人进行试机,做到分工明确。其次,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夜间及应急照明的准备工作。再者,做好环保配套设施,如沉淀池等。最后,做好现场指挥工作。安排好车辆行驶道路,同时做好后浇带拦设。
2.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要点分析
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主要是应用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工艺,这种浇筑混凝土方式有利于混凝土振捣,可以满足混凝土浇筑量的需求;在进行浇筑施工可以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情况。可是如果混凝土结构工程量比较大、混凝土的浇筑面积大、施工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能力有限就会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对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与连续浇筑施工的要求相符,同时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的将混凝土的出罐温度降低。在浇筑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将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杂物等及时清除。在浇筑混凝土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容易出现泌水的现象,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3.混凝土工程振捣施工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消除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裂缝现象的重要环节就是混凝土振捣。为了防止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出现裂缝,需要根据有关的技术要求对混凝土的水灰比进行严格的控制,将混凝土的用水量合理的减少,在混凝土浇注施工的过程中要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这样可以将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跑浆的几率有效的降低。在实施混凝土振捣时,依照工程的要求对振捣的深度和振捣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同时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大都是泵送混凝土,为了保证良好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使混凝土的抗渗质量达到相关的要求,同时将孔隙和气泡大量的减少,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使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性能。
4.混凝土工程养护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的质地极易产生裂缝现象,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不好。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方法、养护环境、养护时间等。对混凝土需要进行有效的湿度养护,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为25℃以内,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保湿养护时可以使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两层草袋,将表面热量的扩散减少,有效的对混凝土内外层的温差进行控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现代建筑工程规模日趋增大,同时现代建筑工程基础承受的荷载也越来越大,而且混凝土工程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也被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使用施工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质量达到标准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敏.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
[2]卢文敏.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
[3]孙中正.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科学与财富,2019
[4]梁宏展.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