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牟旻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牟旻 陈伟
[导读] 摘要: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并不只是将工程造价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突破现有管理模式所形成的信息孤岛,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信息数据的分析、交换,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实施有效的分析,同时,也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限制,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全新模式。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9
        摘要: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并不只是将工程造价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突破现有管理模式所形成的信息孤岛,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信息数据的分析、交换,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实施有效的分析,同时,也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限制,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全新模式。所以从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作为出发点,分析研究工程造价信息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
        1 引言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并不只是将工程造价的信息录入计算机当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突破现有管理模式所形成的信息孤岛,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信息数据的分析、交换,对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实施有效的分析,同时,也要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限制,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全新模式。所以从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作为出发点,分析研究工程造价信息发展规律,对于进一步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概述
        2.1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流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实施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所形成的信息流也是不断发展的,主要包括“前馈信息流”、“中间信息流”、“后馈信息流”三部分。第一,前馈信息流。主要指充分参考类似完成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实施新一轮的工程造价管理。此种方式能够确保新建工程项目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避免出现类似问题。第二,中间信息流。主要指按照现有或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造价情况收集相应信息并进行管理。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监督工程项目造价情况,能够确保工程项目造价满足实施标准,对于确保项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后馈信息流。主要就是指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对项目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核准以及反馈,同时按照当前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造价信息数据库实施更新,从而为后续项目造价管理提供依据。
        2.2 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管理方式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管理主要采取的是国家—行业—地方三方联动的方式,虽然采取分级管理但是要统一归口。工程造价的信息数据主要有:工程造价指标信息(主要包括单位造价、单位消耗量等)、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市场发展趋势等。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平台,能够归集各类工程项目的原始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相应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能够参考这些信息数据对类似工程进行相应的分析测算,这样就可以获取专业性更强、准确度更高的信息数据,同时要将相应信息数据上报到国家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3 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
        3.1 数据存储与管理问题
        对于一个工程造价任务来说,每天的工作都会产生许多新的造价数据,工作人员需要每天都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保存下来,以便之后工作的查询与使用。但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如 Excel)进行保存会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在安全性这一块存在极大的弊端,例如安全性、完整性等;第二,若只是用传统的方式保存,而没有专门整理这些数据,将会对之后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不便利,日后使用者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也会十分头疼,这将会造成一个工程项目的工期延长,成本增加。
        3.2 信息挖掘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已十分普及,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工程数据堆积在数据库内。

一般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会通过简单的数据库查询与统计操作对造价数据进行浅层挖掘而缺乏对造价数据深层次分析,很难发现影响一个数据因素变动的内在原因,无法获得更加有价值的内在信息,造成造价分析结果不精确、不完整,从而导致大量投资成本浪费。
        3.3 信息查询及更新问题
        我国近年来工程领域飞速发展,导致工程造价信息更迭速度相当快,但与此同时工程造价信息更新缓慢、动态更新缺乏,导致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数据,使造价管理人员在查价时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旧数据无从下手,难以获取自己想要的最新的造价信息。此外,即使获得了造价信息也很难对快速的市场变化进行及时调整,最终导致一个企业无法快速地获悉市场现状以及竞争对手的状况,对造价的成本把控以及造价预测的精准度会有很大的影响。
        4 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改进对策
        4.1 制定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
        制定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首先应着手于确定合适的标准体系框架,传统的框架体系包括总体标准、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四大模块。基于对大数据技术引入这一前提来看,框架体系的4个部分应向着多元、多维、多方向转变。将大数据技术的优点充分考虑进框架建设的过程,从理论层面为工程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针对目前国内各种工程造价信息杂乱无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度的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数据标准体系。在收集数据时,必须按照标准来展开,可以参考国家制定的标准,制定出一套统一的参考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依靠大数据信息来处理,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而大数据技术处理的主要对象应该是造价信息标准,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标准、计算方法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编码标准、信息术语标准、交流与共享标准等。使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原本处理信息的人力与财力,提高管理效率与成本。
        4.2 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管理方式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管理主要采取的是国家—行业—地方三方联动的方式,虽然采取分级管理但是要统一归口。工程造价的信息数据主要有:工程造价指标信息(主要包括单位造价、单位消耗量等)、主要建筑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市场发展趋势等。工程造价的管理部门要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平台,能够归集各类工程项目的原始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相应管理部门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能够参考这些信息数据对类似工程进行相应的分析测算,这样就可以获取专业性更强、准确度更高的信息数据,同时要将相应信息数据上报到国家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机构。
        4.3 信息系统结数据库的设计
        在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中,需要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需求对工程造价涉及的数据概念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通过对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信息的属性分析和对相关事件的抽象和总结;通过对数据的逻辑结构设计,以涉嫌对数据的查询与访问,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数据的冗余。关系的模型和关系模型数据库是目前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中最为普遍数据模型;详细的数据字典和详细的数据表结构是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设计的核心部分,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设计的主体。
        结束语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对于工程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升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同时能够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的利用率。本文主要阐述了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方面的内容,能够对建筑工程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位友 , 张圣轩 .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J].工程建设与设计 , 2019(05):15-17.
        [2] 杨少敬 .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J]. 价值工程 , 2018(10):18-19.
        [3] 罗永刚 .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 [J]. 山西农经 , 2018(01):88-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