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检验检测实验室的整体水准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保华
[导读] 摘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的要求,采取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手段,监视实验室过程质量,排除导致数据和结果不合格、不满意的因素,控制和分析检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保障检验检测/校准项目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团风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湖北省团风县  438800
        摘要: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的要求,采取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手段,监视实验室过程质量,排除导致数据和结果不合格、不满意的因素,控制和分析检验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保障检验检测/校准项目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实验室质量控制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如能力验证等),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内部采取以比对、分析、跟踪、验证、自我控制等方式,及时发现实验室随机误差和出现的系统误差,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
        关键词:检测检验实验室;管理水平;方法
        引言:检测检验实验室主要是用于检验相关物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因此,检验检测实验室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等都需要符合相应的要求,这样才能够将检测检验实验室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需要加强检测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和安全性。实验室单位应该加强对检测检验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本文针对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如何来提升检测检验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1实验室的主要风险
        1.1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相关的风险
        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是进行检验检测工作的基础,不能正确获得开展实验室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和环境条件与实验室活动不匹配,将会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设施和环境条件方面主要的风险包括以下方面。设备的参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影响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因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设备性能得不到保持,设备被意外调整导致得出的结果偏离或失效。没有实施设备期间核查、期间核查记录弄虚作假。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计量,导致设备超过计量时间;或者是重要设备关键参数/值没有校准。
        1.2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
        实验室很少会具备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所需的全部资源。借助符合要求的外部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实验室以最经济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证书报告。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构成了实验室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因素来源。
        1.3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中的风险
        要求、标书或合同是委托方和实验室达成的约束性规定的表现形式,具有法律效力,实验室应严格按其资格资质要求和能力范围进行评审。如果风险控制不当,承接了超出资格资质和能力范围或者可能影响公正性的项目,将会为实验室带来极大的隐患。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对检验检测工作的认可度不断提升,职业打假人或其他有特殊目的委托方给实验室带来的风险也需要引起关注。如果实验室未进行准确识别并控制,可能会带来法律纠纷,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2提升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加强检验检测流程的管理
        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关键任务在于给客户提供精确的检测数据。一旦实验室将错误的实验数据交给客户,客户将其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就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同时,这样也会严重影响到实验室的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严重阻碍实验室的长期发展。更何况现在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相当快,一旦实验室出现数据失误的情况,就会迅速的传播开来,严重影响实验室的口碑。因此,检验检测实验室需要加强检测流程的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完整的检测流程能够及时发现检测过程中存在的细微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解决,以避免对检测数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如果检测流程不规范,对于检测数据质量只是粗略的检查,很容易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忽略掉,致使数据存在偏差,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检测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时,检测流程的规范性能够加强实验室对于待检测、检测中和已检测物品的保管与区分,以保证检测物品的准确性,杜绝因物品混乱出现的数据错误现象。因此,实验室检测流程的规范性能从根本上保障检测数据质量。

而检测人员也需要不断加强数据质量把控意识,全面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
        2.2强化检验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管理
        实验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也是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的保障就是做好定期保养和维护工作。实验检测需要实验工作人员和实验检测设备相互配合,以检测出精准有效的实验数据。检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仅需要实验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执行,而且需要从根本上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落实到位,而不能只是做好记录应付检查。检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一般需要专业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操作,而其他相关人员需要进行观摩学习,这样能够有效杜绝检测设备被经验不足或者操作不规范的人员损坏的现象。同时,不同的设备需要根据不同的操作规范来实施保养和维护工作,以免影响设备自身的检测精确率。
        检测人员在使用检测设备之前需要全面详细了解设备的具体情况,熟练掌握操作规范,以保障检测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获取精准的检测数据。对于实验室中存在故障的仪器设备,需要及时开展维修工作。并将在用设备、故障设备和停用设备加以区分,避免设备摆放混乱,造成仪器使用错误,进而导致实验检测数据错误。此外,针对一些重要仪器设备的使用,需要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以确认检测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并加以考核。这样,就能够综合分析出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并对考核较差的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以提高每个检测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爱惜。
        2.3意外事故的处理措施
        当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发生意外人身伤亡事故时,在场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伤亡程度立即实施救助措施。当救助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措施的同时,应设法通知本机构领导做善后处理。当出现火灾、水灾、燃油或化学品泄漏等蔓延性灾害时,任何人员均有责任、义务和权利采取防止灾害蔓延的一切施救措施。同时应呼救其他人员帮助救助。当救助无效时可拨打“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措施的同时,应设法通知本机构领导做善后处理。
        当出现仪器设备或场所损坏时,当事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继续蔓延,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本机构的任何一级领导,做好损坏现场的记录。当出现或发现被检物品损坏或丢失时,当事人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报告,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其他物品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做好损坏/丢失现场的记录。当检测中出现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的故障时,当事人应首先对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实施保护措施,防止仪器设备和物品损坏,向技术负责人报告,做好现场记录。当客户信息发生泄密投诉,检验检测实验室负责组织查找泄密原因,对有关泄密人提出处置意见,记入本人档案,情节严重、给客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移交司法机关。责任部门负责向受损失单位书面致歉并妥善处理赔偿事宜。
        结语检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工作制度、工作措施,才能保障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许欢.检验检测体系结构性变化倒逼体制改革[J].中国纤检,2019(12):50-52.
        [2]吴占兴,马会生,韩宝军.检测实验室对外部人员技术能力实施监督的问题[J].砖瓦世界,2019(12):12-14.
        [3]朱宇清,赵晓君,陈子齐,王华梁.常用药物对实验室检测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9,34(11):1038-1044.
        [4]李联联.检验检测机构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应用实践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8(S1):269-274.
        [5]段春建,邬俊杰,孔德刚.检验检测实验室内审核查要点浅析[J].治淮,2018(12):28-29.
        [6]方波.关于土木工程领域实验室检测能力表述方式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2):18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