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江苏邗建集团有团公司 江苏扬州 225127
摘要:由于钢筋混凝土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虽然钢筋混凝土具备较多优点,但在建筑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外观缺陷、钢筋缺陷和构件开裂等,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及空间的拓展使得建筑规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楼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使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技术都不断向前发展。而钢筋混凝土集合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应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控制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材料中,钢筋由于其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而混凝土是以水泥和集料为主料,添加外加剂和矿物质掺和料等,组成符合工程材料。混凝土经济实惠,用料及施工工艺都较为简单,在建筑工程中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但混凝土并不具备较好的抗拉强度,容易遭受外力破坏。因此,将钢筋与混凝土结合成为了建筑主体的主要结构。当前的建筑工程中,大部分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集合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且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使得整个结构都十分的稳定和耐久使用。
二、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外观缺陷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外观缺陷是非常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钢筋混凝土中的某些局部砂浆少且软而鹅卵石多,使得鹅卵石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些鸿沟最终会形成蜂窝般的表面粗糙的小凹槽甚至出现裂缝,造成外观缺陷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模板定位不准及模板表面附有硬性物质、骨料级配不当或搅拌时间不足、工程后期养护不足等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出现外观缺陷问题,例如钢筋混凝土表面麻面、表层酥松脱落等。进而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二)钢筋缺陷
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缺陷是指钢筋混凝土设计方案不合理,致使铸件与钢筋距离过远、钢筋太过靠近模具以致于没有形成足够的混凝土保护层。除此以外,混凝土配合比不够科学合理加上人工振动等原因,也会使钢筋出现位移,最终形成钢筋外露。而且钢筋焊接及绑扎以人工操作为主,也较为容易出现焊接问题和绑扎问题,例如缺焊和砂眼、绑扎位置不准不稳、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等。
(三)构件开裂
构件开裂是较为严峻的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造成构件开裂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骨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充分、振捣不密实、强度不达标、锚固长度不足等。构件开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十分大,甚至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日后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埋下隐患。构件开裂一般会表现为各种裂纹和裂缝。
三、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把控建筑材料质量标准
要提高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把控好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原材料质量标准,对原材料加强管理控制,尤其是各种骨料、钢筋和水泥的采购管理,制定有关的采购标准,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具备优良资质的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并在材料购进验收时严密把关,杜绝出现变质变形及破损等不合格的材料进场。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十分重要,对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巨大。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根据地质勘测的结果,结合建筑工程的需要设计出混凝土的配比参数,并依据粗骨料规格和参照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来确定水灰比,骨料中砂量的确定要符合填充石块空间略微过剩的原则,同时单位耗水量、水灰比和含沙量都必须严格控制。选用水泥时为了减少裂缝产生可以使用热硅酸盐水泥,并在混凝土中掺和适量的粉煤灰或矿灰,同时还需要增加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材料,以达到降低水化热并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目的。
(三)正确搭建模板
在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搭建模板是固定模型的重要手段,要使钢筋混凝土达到做需要的结构大小和形状外观,并且控制好蜂窝和麻面质量问题,就要搭建出合适的模板。搭建模板前必须要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和漏铜等,确保模板符合规格要求后才能清洗和检测,然后按操作规范手册进行组装搭建,先是搭建底模然后是立模和侧模,对顶撑高度及模板拼缝高度、宽差都必须严格控制,最后利用钢管脚手架和顶托支撑等固定模板。
(四)把控钢筋质量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是骨架,决定着建筑整体的承重性能,因此,对钢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的绑扎使用都要严格按设计图纸执行,以保证钢筋成品达到要求的质量目标。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研究设计图纸结合配料表,确保钢筋符合规格要求,并检查钢筋有无变形或锈蚀等问题,对抗拉强度进行测试,然后无质量问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其次,钢筋的绑扎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要按照柱、梁、板、底层筋、第二层筋及负弯矩筋的顺序进行绑扎,主筋和箍筋的尺寸要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把控,平直部分长度应大于等于 10 倍箍筋直径,柱箍筋端头弯曲度为 135°。焊接钢筋时要遵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选择合理的焊接方式,并且焊接处不能弯曲避免开裂。
(五)浇筑混凝土及后续养护
搭建模板并完成钢筋绑扎焊接成品后可以浇筑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配料计量控制,对水泥强度和活性、沙子水分系数等进行测定,并确定合适的配合比,按照工序操作标准进行搅拌,然后对成品进行检测,符合标准后按流程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搅拌场应靠近施工场所,以缩短混凝土搅拌到浇筑之间的距离,减少阳光暴晒或淋雨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浇筑后12至18小时混凝土尚未凝固时开展养护,高温季节一般是覆盖塑料布或浇水,低温季节覆盖土工膜加棉被,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序和质量,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要求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道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居舍,2020(05):38.
[2]胡溢林.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