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措施探讨 庄金平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庄金平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的发展,污染随之增多,在一定程上影响了城市建设质量。
        身份证号码:32048319890305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快速的发展,污染随之增多,在一定程上影响了城市建设质量。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愈发受到重视。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措施探讨
        引言
        在园林建设阶段之中的施工与养护水平与园林的整体情况息息相关,运用合理化的管理方式来保障植物的成活率,提高整体水平。之前较为传统化的园林施工与植物养护会发生诸多方面的问题,则势必会影响到工程水平,会导致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滞后。针对目前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就得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来运用科学对策,以此来推动园林行业的良性发展。
        1园林工程现状
        我国的园林绿化,目前具有相对系统规划和完整的蓝图。在整个现场勘测中,可以根据设计师的具体景观规划和施工图进行。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是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基础设施、废物处理,尽可能地做到环境美化。在施工开始之前,在施工现场积极与周围居民、供电部门、交通控制中心和其他负责部门,进行协调,以制订详细有效的计划。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技术日趋多样化。根据标准的要求,不仅对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断创新,还对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审查,其可行性基于群众对园艺结果的满意度,可以促进园林工程的进程,提高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
        2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养护措施
        2.1做好施工的前期工作
        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技术准备和材料准备。施工前要确认图纸,依据图纸内容明确施工的主题和方向,调研施工现场环境,参考施工现场的水源位置,编制适合的施工方案。园林施工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铺设水管的过程中要确保水的供应,合理规划水管的分布,在确保工程如期交付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浪费,控制成本。技术准备就是对涉及到的技术设施、技术人员予以确认。多方核定相关手续的办理结果,沟通全部工作人员并要求其出示健康证,加强对人员的前期管理。园林工程师复核地面标高,不能仅根据原始数据盲目施工。根据施工位置的地面环境选择合适的植物,测量土壤酸碱性、有机物、无机物的含量。对于施工使用的材料,要严把质量关,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减少质量和安全问题。
        2.2分析植被自然规律
        在园林工程中,种植植物的目的是观赏,所以设计者可能会将其他地区的植物引进当地来进行栽培。不同地区植物生长规律和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不一样,所以异地植物养护不容忽视。异地植物常常会因为养护技术不到位或是其他自然因素导致植被存活率极低,无法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从而造成财力、物力浪费。因此在施工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结合植物生长所需和生长习性选择合适的植物,提高植物存活率。此外,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注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尽量减少反季节植物种植,关注植物生长变化,保证植物生长效果。
        2.3修剪养护
        近年来,灌木丛已在我国的园林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取代了传统的大型地表植物。并且由于在视觉上它外表美观,观赏性极强,因此,对灌木丛的修剪是极为重要的。要以观花类为主要来进行修剪,根据花的种类和观赏目的,使用不同的修剪方法。早春盛开的茉莉花、康乃馨等其他花朵在树枝上开芽。在开花后,茂密、重叠的树枝,有危害的树枝、病虫都要彻底割除。还要适当地保留新芽的幼苗和压缩的树枝,到了明年会开更多的花。观赏的一些灌木,如红瑞木等,嫩枝是最亮的部分,要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必须要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观赏效果、季节和环境的要求使用合适的修剪方法。


        2.4发展适合园林植物养护的创新性技术
        园林植被养护新技术可以从其灌溉技术着手,主要可以通过4种灌溉技术进行说明。一是微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实施于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本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以满足其水分需求。微灌溉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较小的滴头或喷头将植物需要的水分进行均匀且充分施灌,让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有效节省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在园林植物中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微灌溉技术每次施灌的水分都较少,还能有效提升肥料在植物中的使用率。二是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越来越向全自动化方向靠近。全自动化灌溉技术利用施灌机器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流程进行灌溉的启动或是关闭,在满足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水分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园林植物灌溉的工作效率。三是液压喷播新技术是针对园林植物的播种而提出的,是将植物种子和所需养料按照比例调配好,再通过机器实施压力喷播到所要种植的坡面区域,较快的播种速度和简单的播种手段使其成为许多园林进行植物播种的主要手段,在提升园林工程的实际效率同时,充分保证了园林绿化面积的分布均匀。四是园林工程进行植物的栽种和养护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使得一些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通过发展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网将室外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存储,再经过有效的有害物质或是杂质的过滤之后进入到园林植物的灌溉系统中,当作一些容易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应急资源。
        2.5施肥
        种植植物之中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施肥之上,为了确保植物有着充裕的营养,以人工施肥的方法来弥补土壤中所欠缺的营养成分,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植物生长的健康化。施肥主要有追肥与底肥。在进行追肥的过程之中,严格控制肥料量,播撒均匀化。底肥通常就是在最初发芽和落叶后的时候运用,和土壤均匀搅拌,肥料量则主要依据的是肥料的性质与植物的大小来进行决定的。值得注意的就是,植物施肥之后要预防植物发生缺水的情况,因此要实施适当浇水。
        2.6加强病虫害防治
        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病虫害等,所以园林植物养护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观察植物的变化情况,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尽量提高植物存活率,减少资源浪费。首先,做好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苗木的病虫害情况。如果植物已受到病虫为害,就要及时采取科学措施处理解决,降低病虫对园林植物的破坏。有的病虫害传播速度很快,因此一定要定期检查园林绿化植物,避免传染性疾病影响到更多植物。其次,需要对健康植物做好防疫工作。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提前预防病虫害,尤其是在病虫害多发季节要提前预防。在对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正确适量使用杀虫药物,避免植物因用药过重造成枯萎或死亡。
        结语
        在城市化脚步逐步加快的形势之下,城市发展之中的园林景观尤为关键。园林景观中园林植物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丰富的植物配置与植物层次不但可以展现出来独属于这个城市的区域特色,且还可以展现出来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性。森林城市则更为注重城区中园林景观的发展,那么就得要投入更大财力、物力与人力来参与到城区内园林景观建设之中来。一个优良的园林养护可以确保园林植物得以健康生长,防护新建成的园林景观不会被损坏,保障生态环境的完善性,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好国,栗宁宁,韩庆军.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62.
        [2]陆群芳.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科技风,2015,(09):174.
        [3]王耀辉.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3,(10):176-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